4月初,新华社连发7文为冻结6个月的IPO重启吹风造势,虽然投资者普遍担忧,但IPO的重启势在必行。
为此,搜狐财经连线采访《证券日报》副总编辑马方业。
马方业表示,IPO是资本市场正常的功能,暂停了有一段时间了,这种停停放放的现象说明中国资本市场很不成熟。去年从2400多点跌到今天的这波行情中,间中就有重启IPO的谣言起到了助推作用。当时,证监会虽然对新华社的文章做了一些澄清,但市场仍会受到开闸泄洪的惊吓。如今,冰封半年之久的IPO重新启动,但如何疏导IPO堰塞湖仍然是市场的一块心病。
长期以来影响市场投资者的更多因素是心理作用,对重启IPO的恐惧心理一时难以扭转,一听要开闸就认为是狼来了。这同时也显示了在行政政策导向的资本市场中,投资者信心的脆弱性。郭树清风风火火的新政改革大方向是正确的,是市场化的,但是短期来看,对股票市场是利空的。
IPO重启是必然的,因为任何一个资本市场的正常功能都是不断提供新股的发行,关键的问题在于新股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发行上市。在进行资本市场IPO改革时要注意2个问题:
第一,IPO企业的质量问题。上市公司本身是股票市场的基石,如果基础不过硬,那么资本市场中有价值的投机就成了盲目投机了。
第二,新股发行一个改革重要的标志就是权衡好发行过程中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上的价格。更重要的是要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留下空间,不能让他们在沙漠里找水。要实现各级投资者的共赢,提升市场化程度,重塑投资者信心。
第三,改革要趋向制度化,政策不能根据比如说证监会主席的个人色彩而随意变化。
第四,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上市企业的发行应该由审批制转向注册制。证监会要专注于监督管理,而不要直接接入市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对中介机构,证监会不要刻意为之包装,机构风险要充分阐释披露出来,真正做到高于市场。
对融资方上市企业来说,马方业的建议是,企业要做好长远打算,不要只着眼于一锤子买卖,融资平台不是只融一次资。否则企业拿募集的资金去投资理财,不务正业,助长了影子银行等弊病。
由于投资者在市场中相对机构处于弱势,尤其是做空机制出来以后,对机构更加有力。因此更要理性对待IPO重启,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虽然短期来看由于市场心理是利空消息,但长线来看是良性有益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