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此刻在灾区最需要的不是人、物,而是通畅的路。即使需要人,也是专业的救灾人员,如消防部队、地震救援队、医疗队等,而这种略带盲目的爱心,可能成为道路拥堵的根源。
芦山发生7.0级地震,举国关注。各种热心和爱心涌动,无疑值得肯定。但地震救灾日益成为专业活,过于热情和爱心也许恰得其反。灾区需要精细化组织救灾,可持续面对灾后重建,不宜发力过猛。
芦山地震从受灾情况来看,和汶川地震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但在舆论上引起的热度和情绪表达并不亚于汶川地震多少。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是第一次在微博时代发生在中国境内的7.0级上的地震,自媒体的特点会加速热点的形成和聚焦;另一方面因为芦山地震距离汶川地震地址很近,很容易激发起汶川地震蕴藏在民众中那份抗震救灾的深厚情怀。
当这种情绪、舆情和震情实际情况发生偏移,就容易形成一种非理性的亢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些完全不具备的救灾能力的志愿者赶往灾区救灾,大量媒体记者纷纷涌进灾区进行报道,也挤占了不少公共资源,很多救援物资会出现饱和甚至过量堆积,各种企业表现出竞争性捐款行为,当灾情发生后,没有及时对进出灾区的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等。这种非理性亢奋背后的爱心是值得肯定的,但这次芦山地震明显表现出需要精细化进行救灾的特点。
此次芦山地震灾区处于河谷地带,空间十分有限,这点和汶川大面积的地震面完全不同。道路狭窄很容易造成交通不便,加之余震不断,大量人员前往灾区必定给救灾和安置工作带来新的困难,从当前芦山救灾的几条生命线的拥堵上来看就已经可以看到这一点。可以说,此刻在灾区最需要的不是人、物,而是通畅的路。即使需要人,也是专业的救灾人员,如消防部队、地震救援队、医疗队等,而这种略带盲目的爱心,可能成为道路拥堵的根源。
还好,这次芦山地震,政府层面比较早的意识到这一点,当领导人实地考察完灾区后,明确了由四川省委、省政府负责主导救灾、国务院部门配合。也下文要求有序做好支援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团体,未经批准近期原则上暂不自行安排工作组和工作人员前往灾区。
当然,这种精细化救灾必定要延伸到灾后的重建。未来可以在以下一些方面进一步强化灾后重建和援助的精细度:
在大约两三周后,大家救灾热情减退时,能够让一些公益组织,如壹基金、红十字会发挥可持续的提供救灾物资的援助;一些有影响的公众人物如明星等,可以在救灾结束后,灾区交通修复后,通过进入灾区施行心理抚慰;一些献爱心的企业可以考虑进行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落地,解决灾区就业等援助;政府在规划灾后重建时,不要人为拔高重建的标准,也可以顺势而为推动常发灾难地区的人员的整体搬迁等。
当面对救灾日益精细化时,也是一个国家和民众日益成熟时。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