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源安全、企业排污和电站安全三个问题
2013年04月24日02:35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 [饮用水源安全、矿产企业排污和水库电站安全,是最紧迫的三个问题]
本报记者 蒋卓颖 上海报道
雅安地震发生72小时后,外界将灾区救援的重点聚焦于“水”问题上。
地震发生后即在灾区调研水安全的横断山研究会地质学家杨勇告诉记者,灾区饮用水源安全问题、密集的矿产企业排污问题和云集雅安境内的众多水库电站的安全问题,是目前灾区最紧迫的三个水安全问题。其中,饮用水安全问题最为严重,杨勇表示,一般来说,地震导致的断流泉眼无法恢复,建议灾区居民寻找新的水源,并呼吁向灾区运送足够饮用水和发放净水器。
雅安地区天全县和芦山县两个此次受灾严重地区都为雅安煤矿主产区。截至2010年,雅安市共有煤矿117个。另外,雅安共有铅锌企业22个,大理石矿32个,花岗石企业24个,石灰岩矿16个。其中宝兴县是锰、铜、铅锌主产区。
饮用水源破坏
截至4月21日17时,地震灾害共造成雅安、成都、眉山、甘孜等9市州34个县2986处供水工程受到不同程度损毁,93.69万人正常供水受到影响,直接经济损失47821.1万元。
四川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检测显示,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雅安市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多营坪水质类别为类,芦山县城区饮用水水源地玉溪河水质为类,各指标值地震前后基本一致,水质未受污染。
4月23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杨雅康表示,据目前检测结果来看灾区绝大多数饮用水源都不合格,目前已经发生零星的腹泻问题。她认为,粪便污染是最主要问题,下雨后,问题可能更加严重。她建议灾民无论喝什么水都要先煮开。
杨勇称,灾区地下水变化较大,不少饮用泉眼断流,部分出现异味和浑浊的情况。他认为,初步认为其原因是震区主要为巨厚白垩纪沉淀砾岩层,可溶性碳酸钙胶结,地下水丰富,地震导致水利通道改变和其他通道连接,才形成这种状况。至于污染水源何时可以再饮用还需要取样分析,杨勇建议应考虑灾区村民另寻水源。
企业污染
杨勇还告诉记者,此次地震灾区的产业特点是煤矿、大理石、花岗岩、硅石矿开采、石材加工、铁合金冶炼、化工厂等企业密集,给震后水污染埋下隐患。
杨勇在考察中看到芦山太平镇大川河沿岸小煤矿目前已经停产,尾矿入河;而芦山县城周围河流水系和宝兴县灵关石材和铁合金冶炼厂、硫酸钙粉厂等原材料散放,暴露在露天。
“这产生了安全隐患,进入汛期后,这些情况可能会对河流水系造成污染,在恢复重建阶段,环境问题可能会集中突发。”杨勇表示。
另一个问题是,地震发生后,雅安各企业员工相继撤出工厂,“我在企业没有看到监测人员。”杨勇说,此时工厂排污失去监管,会威胁雅安地区水质安全。
抢修正在全面进行
在汶川地震后对灾区造成很大威胁的水库安全问题也引发关注。
据四川水利局资料,截至20日22时,地震造成灾区71座水库受损,分布在雅安、成都、眉山等市(州)。其中坝顶或坝坡裂缝41座,漏水26座,溢洪道、放水设施受损29座,闸房、管理房等受损9座,有水库出现多种险情。
瀑布沟和泸定两座电站规模最大,其中位于汉源县的瀑布沟水电站库容53.37万立方米,由国电集团建设。水利指挥中心表示,在地震发生后,两座水库闸坝正常,正在加快降低库水位。
另外,玉溪河灌区受灾严重,1人轻伤,百丈水库大坝、部分渠道、隧洞、渡槽、水闸、管理房、电站受损。黑龙滩灌区5处渠道出现滑坡、变形、漏水等险情,成南电厂1号机组出现故障,3处管理房出现裂缝。通济堰灌区4处管理房出现裂缝,取水口信息化系统数据紊乱。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刘世煌教授告诉记者,灾害发生后,针对水库的安全排查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应急预案、检查和修复。
他说,在每一个水库验收以前,其针对地震灾害发生后的应急预案都需要到所在县的主管部门处备案,一旦灾害发生,应急预案都将在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展开。然后,国家防总、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四川省水利厅和雅安各级水利部门将对水库风险进行盘查,确定水库受损程度。这一工作目前已经基本结束。接下来就是对水库的修复工作。
“对水库修复,如果破坏较大的,需要由设计院进行设计,各业主方先垫付工程款,等项目完成后,由地方水利系统上报国家,从中央财政对灾区拨付的综合补助中返还业主方。”刘世煌说。
四川省水利厅信息处人员说,目前灾区已全面消除了堰塞湖可能会造成的隐患,此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正在统计过程中,而目前,中央财政已经紧急拨付应急救灾综合补助10亿元。
杨勇提醒,地震后一些病险水库和污染物聚集,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做相应评估。其中,水库污染物主要是增加的各类垃圾和震后汛期洪积物。
作者:蒋卓颖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