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2013年4月15日, 68岁的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正式离任。有消息称,陈元接下来将参与筹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下称“金砖银行”)。
4月24日,国开行一内部人士向记者确认了陈元离任董事长的消息,但并未明确指出陈元的下一步去向。
“国开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行是我们国家走向世界最为成功的一家银行,而陈元是很有经验的。”针对陈元可能赴任金砖银行的消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这背后引人关注的是,即将建立的金砖银行将会以何种方式亮相?其架构和业务将会如何组织与经营?金砖银行与其他跨国金融机构相比将会有何不同?
2013年3月底,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上,金砖五国同意建立金砖银行并筹备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在外界看来,金砖银行的成立是一个“政治与经济意义并存”的“壮举”,对于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现在世界上的经济金融体系实际上是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的,这一体系不能体现出金砖国家的地位,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就是在寻找一种解决途径。”外交学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成员、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高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金砖银行现在可以说已经怀胎了,但是真正要走过十月怀胎,顺利诞生也并不容易。”中国
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金砖银行涉及多个国家,而多边谈判要比双边谈判难得多,需要平衡多方利益,谈判将非常“麻烦而艰苦”。
金砖银行的成立涉及人事、组织架构、出资金额、总部选址等诸多具体问题需要协调。
在陈凤英来,IMF是金砖银行的模板,将建立执行董事会制度,成员包括行长和数名执行董事,董事的人选布局将是几个国家协商的产物。但和IMF中美国投票权“一国独大”的格局不同,金砖各国在金砖银行中将均等享有20%的投票权,同时,金砖银行的机构将更为精简,效率更高,而不会像IMF那样,变成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
目前,国内舆论认为陈元成为金砖银行第一任行长的可能性很大。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宏皓认为,第一任行长有可能在中国诞生,因为中国的经济总量、政治稳定性就其他四国而言略胜一筹;中国具有巨额的外汇储备,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贸易与投资的规模都高于其他国家;
中国银行总规模的排名处于世界前列,具有较强的金融抗风险能力。
但陈凤英认为,不应过分强调中国在金砖银行中的作用,因为将来的金砖银行“是要团结一心干实事的”,每个国家都有国际化的人才,“行长不缺,就是将来推荐谁的问题”。陈凤英认为,未来行长很可能是轮值制的,即按照BRICS字母的顺序,依次从这些国家中产生金砖银行行长。
此外,金砖银行的选址成为很多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上海、北京、香港、孟买、约翰内斯堡等多个城市都成为人们猜测的对象。
“总部最好在中国,最希望它能到上海。”当提到金砖银行选址的问题时,陈凤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除了金砖银行的选址之外,出资份额也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远比确定“应急基金”的出资比例难得多。
此前,五国领导人同意建立一个1000亿美元的央行外汇储备资金池,作为强化全球金融稳定的“应急基金”。其中,中国出资410亿美元,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各出资180亿美元,南非出资50亿美元。
分析认为,之所以“金砖应急基金”的孕育晚于“金砖开发银行”,但却能够早于它出生,根本原因在于:应急基金并不是一个每天都在开展具体业务的金融实体;领导人们口头所承诺的出资也不需要立即到位。只有到了有需要时,这个机制才会启动。
赵庆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金砖银行的出资比例直接与今后的决策权(投票权)相挂钩。一方面,其他四国不希望中国出资太多“做老大”;另一方面,这四个国家又无法提供太多资金,而资金规模太小势必导致金砖银行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无足轻重的“尴尬”。
在开展业务方面,高飞认为,金砖银行成立之后,它的客户首先就是金砖国家自身。
赵庆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现在俄罗斯、印度、南非都比较缺钱,会成为直接客户。不过在今后,金砖银行不会完全只对内部的金砖国家,可能会更多地向非洲一些比较贫穷落后的国家提供资金支持。这也是其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合作的重要领域。
对于这些猜测的最终敲定时间,陈凤英认为具体的猜测会在一年时间内敲定,下一次金砖国家峰会举行之前应该会有眉目。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