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施一公落选与当选的核心标准问题
4月30日,海归科学家、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施一公,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时入选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2010年,施一公曾撰文,批评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问题。在去年中科院的院士增选中,施一公没能最终当选。记者问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办公室:施一公之前落选中科院院士,但成了美国双料院士,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对方回答:这个问题你需要去问中国科学院。(《新京报》5月2日)
施一公的遭遇其实并不奇怪,因为中国院士与美国院士的评选标准及程序不同,价值侧重也不同。因此,不能说入选了美国院士就必须入选中国院士,也不能将入选美国院士的标准复制成评选中国院士的唯一标准。美国是科学大国,是先进生产力的大国,它自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能最大程度适用于该国国情的机制,但那毕竟是美国而不是中国,中国可以学习但不能照搬。
但是,从另外一个更广阔的角度来解读这件事时,我们不免疑惑。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办公室说,“任何成员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都是因为他们的科学成就”。这就是美国国家科学院评选院士时的核心标准,科学无国界,它属于全人类,无疑,这也应当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的科学院评选院士的核心标准。在任何国家的科学院,都可以拿“国情不同”来解释评选的各种标准,但唯独这条核心标准是不能被“国情”淡化的,因这是在评选科学院院士;如果没有这个硬性条件和专有属性,评选出来的可能就会变成其它什么奖项,从而失去科学院院士评选的根本意义。
剩下来的问题,就是施一公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在中国科学院相关评选机构眼里,是否具有一名院士应有的价值含量。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眼里,施一公的价值含量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他当选为美国双料院士。但在中国科学院这里,他为何没有得到应有认可?这似乎只能解释为,中国科学院比美国科学院的科研水平更高,美国的科学学术水平和评价标准远远低于目前的中国。但是,过早地这样自我排位,在一个讲求科学的世界里,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真实现状下,拿什么做理性支撑呢?中国科学院评选院士的核心标准又是什么呢?
施一公可以落选,但中国科学院应当给出一个社会认可的说法,因为这已经不是在为一名科学家,而是为所有科学家和关注此事的所有人。要让公众知道,施一公落选是科研含金量不够,还是什么其它原因。中国科学院也有义务让公众知道,对于美方所说的“任何成员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都是因为他们的科学成就”这句话应如何在中国进行解读?
诚然,院士评选只能参考国外而不能原样照搬,因为国情确实各有不同。但是,当丢失了全世界公认的核心标准时,当“国情不同”的解释可以压倒一切时,当科学界的事物只能依赖科学界以外的说辞才能自圆其说时,一切的意义已大打折扣。而这,表现出的问题已经是中国科学院存在的大环境的问题。
作者:马进彪来源中国青年报)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