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隐匿在食品背后的侥幸心理和互害逻辑
原标题 [晶报:隐匿在食品背后的侥幸心理和互害逻辑]
公安部官方微博近日披露了十大肉制品犯罪典型案件,包括近40吨病死猪肉流入湖南广东江西等地餐桌,以及将狐狸、水貂、老鼠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掺进羊肉中,制成“混合羊肉”售卖给多家知名餐饮企业等等,都令人触目惊心。
而据央视《焦点访谈》曝光,山东潍坊农民为灭虫,竟使用“神农丹”剧毒农药种生姜。神农丹严禁用于蔬菜瓜果,50毫克就能致50公斤重的人死亡,还严重污染地下水。当地农民对神农丹的危害性心知肚明,但称“自己吃的不使这种药,另外种一沟”。联系到此前曝出的“毒奶粉”、“毒胶囊”等事件,各种难以置信的状况都出现了,各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都发生了。食品安全防线早已千疮百孔,公民最基本的健康权时刻都在遭受威胁。
“三鹿奶粉事件”被曝光之时,人们还在惊讶和感叹人心不古,质疑监管不力。如今一桩又一桩更古怪、更离奇、更不可思议、更丧尽天良的造假事件浮出水面,则已让大家有些审丑疲劳。眼下,求神拜佛保佑自己不会吃到不安全的食品,恐怕是许多人的真实心态,但面对诸如大量病死猪肉流入市场、以及掺假食品大行其道的现实,心中又惶恐不安。
从前,一些人觉得少吃街边摊就可以了,后来发现小饭馆也不可信,可从目前曝光的部分案件来看,即使到知名餐厅用餐,即使亲自从菜市场买菜做饭,也很可能中招。至于医疗机构不断发布癌症发病率大增、新生儿缺陷率上升等消息,则让心存侥幸的人们日渐感到逃无可逃,却又无可奈何。
与侥幸心理相伴的,是互害逻辑盛行。这一点,从山东潍坊农民使用“神农丹”剧毒农药种生姜一事中即可窥见一斑。他们明知农药有剧毒,但却不肯罢手,他们自己不吃施了剧毒农药的生姜,以为这样便可平安无事。但假如每一个同制售食品有关的人都这么想,那么谁也别想逃脱被害的命运。种姜的可以不吃有毒的生姜,但可能碰到有毒的大米;卖米的可以不吃有毒的大米,但可能碰到病死猪肉……
互害逻辑盛行,让食品链条上的每一个部分都扮演着“凶手”和“受害者”的双重角色。在扮演“凶手”时,侥幸地认为自己可以免于受害;在成为“受害者”后,又抱怨“凶手”过于狠毒。
而监管的松弛乏力,又在某种程度上激励着这种侥幸和互害。甚至于,在扭曲的现实中,食品制售者若不参与制假售假,不去扮演“凶手”角色,就会承受巨大压力,就会被当做异类,就会在残酷的竞争中出局。
一种正常的社会状态,应是每一个同制售食品有关的人对食品安全都心存敬畏,而严厉的法律约束、政府监管和舆论监督,则时刻提醒着他们必须心存敬畏,不可有一丝侥幸。在一个社会中,用不安全食品侵害公众健康权应被视为最恶毒、最可耻、最不可容忍的道德禁区,制售不安全食品的企业和个人当如同过街老鼠无立足容身之地。但遗憾的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全然是另一番景象:法治不彰,监管乏力,道德沦丧,互害成风……这样的局面若得不到彻底扭转,我们将日益深陷被食物毒害的巨大恐惧之中。
(来源:晶报) (来源:晶报评论)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