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并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
因多位债市大佬被查而引发的债市风暴仍在持续蔓延。
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厦门大学金融系副教授陈善昂谈起这个话题很伤心,他已有两位学生因此事而翻船,其中一位就是近日传出将被公诉的原易方达基金固定收益
部副总监马喜德。对于他们涉案的原因,陈善昂分析,除个人趋利的本性外,更多还是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丙类账户本身就存在制度缺口。这就像在一个人面前放了一袋无人看管的金币,在不停地诱惑你。时时面临着金钱和道德的拷问,天平难免会倾斜。
据悉,万家基金邹昱、中信证券(600030)杨辉、齐鲁银行徐大祝等人被查皆与银行间债券交易中通过丙类账户代持养券的操作有关。中国债券流通市场主要分为证券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交易市场,而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债券托管账户开销户规程》,中央结算公司设置甲、乙、丙三种债券一级托管账户。
与甲乙类账户严格的资格限定、联网结算不同,一般社会法人也可以开立丙类账户,而且丙类账户以委托的方式通过结算代理人(甲类账户资格)办理债券自营业务,不直接联网交易。
加之银行间债券的发行审批和定价不像交易所市场那么公开透明,往往使得债券发行价格大多高于二级市场价格,这样一来,承销商以及与之相关的机构和人员,就可以分食中间的差价。
比如,一只即将发行的城投债,其规模为20亿元,期限7年,评级AA,票面利率是7%,同期二级市场上相同期限和评级的城投债收益率普遍在6.5%,那么一二级市场中间就存在50个基点的价差,即1000万元的低风险乃至无风险套利空间。
这样的制度设置导致丙类账户成为纳污藏垢之所,成为了向有关政府官员、大型金融机构的高管输送利益的工具和通道。
陈善昂分析,这就像一个东西有两套报价,价格双轨制必然会产生寻租的空间。比如我国早期的汇率问题,外汇调剂市场一个价位,黑市上另一个价位,一旦两者存在差价就会导致一些有资源和关系的人利用两者的差价来获利。
近年,中国债券市场一路高歌猛进,截至2013年2月底,我国债券市场债券托管量已达26.6万亿元,规模远超股票市场。有业内人士计算,去年全年,我国信用债累计发行超过3万亿元,即便用最保守的10个基点的平均差价估算,就意味着300亿元的套利空间。
天量的成交额背后,一旦存在灰色地带,必然会衍生出巨额的腐败。市场迅速发展,但相应的监管和制度建设并没有及时跟上。
与交易所市场不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监管可谓一片空白。据悉,占据了整个中国债市九成以上的银行间市场的债券存量和交易量却不在证监会的监管范畴之内。对于这个场外市场,市场监管更多地依赖于交易主体的自律。
“这些年轻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使我们认识到制度设计上的缺陷。”陈善昂说,希望监管层能够认识到问题存在的严重性,然后对制度加以改善,从而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
事实上,关于丙类账户在交易上存在的猫儿腻,监管层早有关注,并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这依旧不能根治盘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的利益输送。
对此,陈善昂建议终结双轨制,并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统一为更加规划和成熟的交易所市场。
而西南证券(600369)研究所所长王剑辉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并不一定要取消丙类账户,关键是要严格规范丙类账户的准入门槛,同时加强对资金周转行和托管行的丙类账户的监管,其资金和账户往来要及时地记录和披露。一旦透明和公开,就会减少寻租的空间。
在利益面前,道德常常显得惨白和无力。相比单个的利益输送案件,监管层只有建立透明公开有效的运作方式和有效的监管制度,才是债券市场今后良性化发展的前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