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二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展望——美国V型增长 全球经济弱复苏
2013年05月06日00:49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 [中金二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展望——美国V型增长 全球经济弱复苏]
以彭文生为首的中金公司经济研究团队日前发布最新的二季度宏观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的长短期矛盾继续凸显。在海外,弱复苏格局决定了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将维持。
中金认为,全球超级宽松的货币环境将持续。在此情况下,美国经济全年有望增长2%左右,呈现V型增长态势;欧元区全年仍将小幅萎缩,而新兴市场的弱复苏格局已经成型。
⊙本报记者 朱周良
(一)总体格局:贱货币、弱复苏
中金预计,美国的零利率政策将持续到2015年中,量化宽松(QE)至少将保持到2013年底。下半年欧洲央行可能继续降息,英国央行则可能推出更激进措施。而在日本,央行每月的资产购买规模,已经与美联储的QE大致相当,一些人甚至认为日本的QE力度已赶超美国。
全球货币政策极度宽松,刺激金融资产价格大幅攀升,但中金认为,这类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有限。中金判断今年全球经济仍是弱复苏。美国今年全年预计增长2.0%,呈现V型发展态势:具体来看,一季度美国经济将受消费与补库存拉动,二季度则被财政减支拖累,下半年,美国经济有望得益于企业投资与房价上升。在欧元区,高政治风险打断了“金融分化”的改善进程,中金预计,欧元区经济下半年微弱复苏,但全年仍然小幅萎缩,幅度在0.2%左右。
而在新兴市场,弱复苏格局已成型。“四小龙”出口温和复苏,东盟国家受内需支持,而金砖国家的结构改革艰难前行。随着通胀温和上升、信用扩张较快,部分经济体有资产价格泡沫的压力,货币政策将总体转向中性。
(二)货币宽松登峰造极
用一个词来形容当前的货币政策宽松,中金写的是“登峰造极”。该行的分析人士指出,在2008至2009年,当各国央行将短期利率下调至接近于零、通过资产购买等非常规手段压低长期利率的时候,许多人都预计这只是一时之举。然而时至今日,全球货币宽松已成常态,一些非常规政策措施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词汇。
在美国,美联储仍在印钱购买债券,并明确表示在失业率下降到6.5%(现为7.6%)之前不会提高短期利率。中金预计,美国的零利率将保持到2015 年中,而开放式的量化宽松将至少保持到2013年底。届时,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总量将接近4万亿美元,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4倍多,占美国GDP的25%左右。
欧洲央行和英国银行的货币政策虽然不如美联储激进,但也非常宽松。中金预计,欧央行除了通过降低公开市场操作抵押品的门槛来给银行提供大量流动性外,今年下半年仍有可能继续降息。英格兰银行未来数月仍会维持375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规模和0.5%的基准利率不变,但在经济不振的环境下,待新行长今年7 月上任后,有可能推出更激进的措施。
而在日本,今年4月,日本央行新行长黑田东彦上任之初,宣布开始新一轮的货币宽松,更是把全球货币宽松推向了极致。为了未来两年内达到2%的通胀目标,刺激增长,日本央行决定至2014 年底前将日本的基础货币扩大到目前的两倍。基础货币扩张意味着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扩张,与此相对应的是其资产端也将迅速扩张:扩大国债购买规模、购买更多的长期债券以及购买ETFs与J-REITs等风险资产。中金指出,新政策下,日本央行每月的资产购买规模,与美联储的QE3大致相当。但由于日本的GDP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日本央行总资产规模占GDP比例将在2014年底达到60%。
总体上,发达国家央行所传递的信息是清晰的: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超级宽松。
(三)政策影响广泛深远
中金认为,毋庸置疑,这样一种政策环境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日经225 指数在安倍去年11月承诺采取激进的刺激政策以来已上涨了50%,美国的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双双达到历史高位。投资者开始寻找更高回报的迹象已经显现——垃圾债券、非洲政府债券、或是那些把抵押贷款打包分割出售的“结构性信贷产品”,都受到追捧。宽松货币政策对汇率市场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一些投资者与研究者开始担忧,新一轮的资产泡沫正在酝酿之中。但这种观点显然并不被央行的政策制定者认可。比如,美联储认为,量化宽松虽然存在吹大资产泡沫、扭曲金融市场、带来通胀的潜在风险,但目前看这些风险还有限。
相比金融市场的火热,中金认为,货币宽松对经济的支持效果要弱得多。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复苏还很缓慢,日本的通缩挥之不去,而欧元区的经济今年还将收缩。从央行的角度看来,低资金成本对经济复苏十分重要,特别是当政府正在进行财政紧缩时。低资金成本虽然有泡沫化金融市场的危险,但虚弱的实体经济更需要支持。
根据中金的预测,在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下,全球经济在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将呈现弱复苏的格局。美国的GDP增速今年下半年将在企业投资与房价上升的拉动下呈现加速迹象,而欧元区经济在“金融分化”的困扰下,下半年虽有微弱复苏迹象,但全年仍然小幅萎缩。
(四)QE效果因地而异
从政策效果上看,中金认为,各国虽然都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但是政策效果却是因地而异。造成政策效果迥异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首先,各国政策反应的力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央行都采取了相对更加激进的货币放松。相对而言,美联储比欧央行和英国央行的货币放松更加激进,目前来看美国的复苏势头似乎也强于欧洲。日本本轮激进的货币放松,推升通胀预期,辅以财政手段,对日本短期增长或有明显支持。
其次是宽松政策的设计不同,政策效果亦不相同。美联储购买住房抵押支持证券的措施对其房地产市场起到了比较明显的支持作用。然而相比之下,英国央行“融资换贷款”效果不明显。欧元区的“金融分化”阻碍了利率传导机制,欧央行降息未能完全惠及边缘国家高企的借贷成本。
第三,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政策环境不同,政策效果也不同。各国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不同,造成了政策环境的不同。美欧日都面临财政难以持续的问题,欧美在货币宽松的同时进行财政紧缩,这将会削弱低资金成本的效果。日本则相反,采取了二战以来最激进的财政刺激措施。美国银行业的重组比欧洲要快得多,而且美国经济则没有像欧洲监管那么严,这都是美国货币政策效果较明显的原因。日本方面,如何增加创新投入、扩大有效劳动力供给、减少养老金支出、实施邮政改革、清理银行坏账等结构性措施的推进和落实,将最终决定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 (来源:上海证券报)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