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故宫的安保,也是块易碎的玻璃?
5月4日上午,故宫翊坤宫,一男性参观者徒手击碎正殿原状展室一块窗玻璃,致临窗陈设的文物跌落受损。有网友称,该男子可能因拍照受阻,一怒之下砸坏玻璃。故宫官方微博称,受损文物为清代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5月5日《京华时报》)
身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还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第一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拥有180万件文物藏品,涵盖了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所有门类的故宫博物院,面对文物的安保,何以经不起徒手就能轻易砸碎的普通玻璃安防?难道真不怕故宫的文物遭遇不堪一击的安防而轻易丢失?难道故宫的安保就可以如此的中看不中用,难道就对此可以心安理得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堂堂的故宫博物院,面对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竟然连窗户的玻璃还是普通的家用玻璃,到底是没有经费安装防砸玻璃呢,还是心存侥幸,麻痹大意呢?按理说故宫不缺安保的费用,面对每天川流不息的参观人流,即使不用向国家伸手,仅仅用门票收入,故宫也能够负担得起安保的费用,经费没有问题,只能说明故宫博物院的管理者缺乏对国家文物的负责任意识,缺乏保护文物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说白了,是一种不作为。
人们常说安保最重要的就是防微杜渐和举一反三,那么故宫博物院做到了吗?2011年5月8日故宫被盗案中,犯罪嫌疑人石柏魁作案过程中,也曾有“砸玻璃”的细节,据石柏魁交代,他打碎了诚肃殿的后窗玻璃,进入殿内展厅盗窃,随后逃走。此事的发生,当时就令人们对故宫的安防一片哗然。事后故宫方面表示要加强安保措施,为何至今还是采用不堪一击的普通玻璃窗呢?难道引以为戒和防患于未然仅仅是说给别人听的,于己无关?
此前,鉴于自2013年淡季试行周一闭馆半天以来,故宫充分利用闭馆时间,及时有效地对古建筑、原状陈列、文物藏品、展览设施、基础设施、安防消防设备等进行检查、保养与维护,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理解。实践证明,周一下午闭馆的措施行之有效。有鉴于此,故宫博物院从4月1日起,除法定节假日和暑期(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外,全年实行周一下午闭馆的措施。那么,周一下午闭馆究竟用了多少精力来进行安防消防设备等的检查、保养与维护呢?如果有时间加固维护安保设施,而思想上却不重视,更多的是马马虎虎的麻痹大意,恐怕有多少时间和精力也无法筑牢思想的安保防线。
而从官方和社会的呼吁来看,不管是政府还是人大代表乃至老百姓,都对此前的故宫博物院的安保表示了担忧和希冀,近年两会上,不断有委员和人大代表提案,认为急需在国家层面制定《故宫保护条例》,以缓解故宫在文物保护、古建维护、观众安全等方面的压力,从法律上保护故宫才最有力量,最有效也最能够获得执行力,用法律保护故宫不但重要而且可行。不久前,媒体报道了《“平安故宫”工程总体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的消息,而犯罪嫌疑人两次靠轻易就能够击碎故宫的玻璃窗也倒逼《故宫保护条例》和《“平安故宫”工程总体方案》能够早些落地,变成实实在在的执行力和紧迫感。
故宫珍贵藏品多达168万件,占全国博物馆系统珍贵文物(共计401万件)的42%,这在世界上都少有博物馆能与之匹敌。故宫博物院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和窗口,同时也是文物研究、遗产保护、文化传播和两岸交流的重要基地,其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不言而喻。故宫的安保更应该与此相适应和匹配,在安保上的高投入和高度重视,对于故宫博物院而言怎么都不为过,更是应该树立的积极态度和行为。
中国只有一个故宫,世界只有一个故宫,为后代留一个保存完好的故宫比现在需要旅游收益和旅游经济更重要,也更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也是善待历史文明的高境界。有个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故宫博物院也该从两次安保的案件中幡然悔悟了,也该清醒清醒了,别让我们为故宫骄傲地同时,也为故宫的安保老是捏着一把汗。
文/魏青来源中国青年报)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