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于当地时间5月2日下午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0.50%的历史新低。这是自2012年7月以来首次降息。不难看出,欧洲央行这次降低利率是形势所迫。欧债危机使欧元区在经济衰退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市场对欧元区经济的担忧日趋加剧。
5月2日,欧元兑美元大幅下挫
数据惨淡 欧洲元区经济“内忧外患” 欧洲央行此次再度出手并不出乎人们和市场所料。欧元区经济继去年全年整体萎缩后,人们普遍预期今年仍将持续衰退。特别是最新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更加显示,其衰退程度呈恶化之势。面对这般险境,掌握欧元区经济命脉的欧洲央行不能不启动利率杠杆,为经济紧急“输血”。
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欧元区失业率攀升至12.1%,25岁以下青年失业率升至23.5%,双双再创历史新高。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的失业率更是高达27%。欧盟委员会公布,欧元区4月份经济景气指数由3月的90.1降至88.6,且降幅大于市场预期。即便是目前充当欧洲经济“单引擎”的德国,其采购经理人指数也下滑到50%的“荣枯线”以下。另一方面,欧元区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仅上升1.2%,连续3个月低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警戒线”,这也为其调降利率提供了条件。如今,欧洲央行担忧的已不再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货紧缩”的新难题。
从宏观上看,欧元区经济持续衰退是由于“内忧外患”所致,但“内忧”远大于“外患”,而且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前者造成的不良后果,因为国际社会一致断定旷日持久的欧元区危机是殃及全球经济的“祸首”,主要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等渠道向外扩散。
就“内忧”而言,最根本的还是主权债务危机、银行业危机和南部国家经济大萧条形成了恶性漩涡,至关重要的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需求连年疲软不振。欧元区的应对之策名曰紧缩与增长“两手抓”,但实际上是前手用力过度,后手软弱无力,结果适得其反。接踵而来的财政紧缩加速了重债国的经济衰退,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累计国债总额却有增无减,因为经济衰退导致政府税收减少。不仅如此,这些国家的深度危机正逐渐向北部国家传染,现已侵袭到号称“轴心国”之一的法国,而依赖对外贸易的德国对南部国家的出口也在大幅缩水。因此,欧元区经济前景凶多吉少。
至于“外患”,世界经济疲弱意味着对欧洲进口需求和直接投资的减少,而这却又正是其走出衰退的期望所在。严酷的现实是,欧洲弄了个“作茧自缚”。因此,近来欧盟领导人和南部国家纷纷呼吁将政策“重心”从紧缩财政转向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但在欧元区决策中“说了算”的德国依然固执己见,并触发了新一轮对策之争和利益博弈。(人民日报)
降息影响有待观察 期待更多经济刺激措施 欧洲央行此次降息对经济的实际影响有待观察,欧洲市场信贷偏紧的状况不可能因这次降息而完全消失。分析人士指出,欧洲央行本次降息行动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并不能真正解决欧元区经济面临的实际问题,因为欧元区经济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市场对欧元区部分国家的财政状况仍忧心忡忡。
德拉吉2日强调,只要有需要,央行的货币政策立场就会保持宽松。不过,欧洲央行目前面临的难题是,降息可能依然难以刺激经济,该行的“弹药”也正在枯竭。
高盛表示,欧洲央行下调基准利率是做“表面文章”,对经济没有多大刺激作用,德拉吉此前也曾质疑过进一步降息的效果。
与此同时,南欧国家并没有从欧洲央行的超低利率中获益太多。有分析人士表示,南欧国家的融资成本和信贷风险更高,银行对这些国家的企业和家庭收取更高的贷款利息。
尽管如此,欧洲央行的降息行动还是受到市场欢迎,欧洲各大股指当日普遍小幅上扬。在欧盟层面“束手无策”或“不作为”的情况下,欧洲央行不仅适时为经济“打气”,而且还担当“最后贷款人”,曾两度实施长期再融资操作,为陷入困境的银行系统注入了万亿欧元的流动性,并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大量重债国国债,降低了它们的融资成本。
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表示,如果只看德国的数据,那么欧洲央行将不得不加息。德国的保险企业、储蓄机构等都反对更宽松的货币政策,认为宽松措施反而伤害了储户。
HIS全球洞察和法国巴黎银行经济学家认为,欧洲央行应推出更多措施刺激经济。5月1日,刚刚上任的意大利新总理莱塔到访法国巴黎会见法国总统奥朗德。两位领导人共同呼吁,欧洲当前的经济政策重心应更多转向刺激经济增长。一直支持紧缩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也警告,如果不重新将政策重心转向刺激增长,欧元区经济可能陷入毁灭性的螺旋式下跌。
欧元区宽松的货币政策仍需要相应的财政政策配合,才能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欧盟仍坚持要各成员国继续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这必然会削弱降息对经济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经济参考报 人民日报 证券时报 中国经济时报)来源半月谈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