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赵晓悦 北京报道
“不要把城镇化和城市化混为一谈”,在2013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学术研讨会上,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对城镇化的架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位致力于推动和传播新能源科技产业的低碳经济学家,重申了生态文明之于城镇化成败的重要地位。
“城镇化”不能简单等同于“城市化”
事实上,为什么提“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学界是有争论的。在石定寰看来,“城市化”更多用于超千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而“城镇化”则立足小城市、小城镇等与农村紧密相关的对象,通过城镇化建设让更广大农民进入城市,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因此,城镇化的重点应该放在中国的几千个县以及建制镇。
“进展中的城镇化要避免过去单一城市化的路子,”石定寰提醒,“简单地规划一个城市的面积、盖了多少房子,以至于造成很多城市的空心化”。
他明确指出,城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关注和参与。而这一系统工程中,顶层设计尤为重要:“要清楚城镇化的基本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指导思想。要明白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克服哪些困难和障碍,制定哪些相关政策?要知道如何通过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来推动城镇化的建设?”唯其如此,国家城镇化规划方案出台时间表有所推迟,正表明了中央政府对该“顶层设计”的慎重。
石定寰认为,城镇化的建设应该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重大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更加有机地结合。他认为,系统工程的规划和实施需要人才,“仅靠现有的城市规划设计院远远不够”。原因在于,城市规划设计院往往是从城市基础设施、道路、房屋布局等做规划,是专业规划,而我们展开的城镇化规划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社会规划,其纵深完全不在同一层面。
石定寰特别强调,城镇化的过程中,产业的发展应该紧密相连,“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将沦为一句空话”。
而产业支持城镇化需要避免某些误区,比如“将城市发展寄望于一些大项目”,石定寰认为,不可能所有的小城镇都依托大项目去解决产业问题。他建议,在产业发展中不断形成产业链、产业群,根据地方特色进行选择,注意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不可再重复城市化老路
生态恶化现象已从城市向乡城蔓延。“我们决不能再重复过去城市发展的老路,如果生态问题解决不好,我们的城镇化就是失败的”……作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的城镇化建言中,生态文明显然被摆在最醒目的位置。
他认为,中国当前的能源问题,不仅在于量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国2012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更在于结构的不合理。“能源消耗70%来自煤炭,燃煤成为全国性雾霾的重要成因,我们各种能源的使用建立在化石燃料的基础上,使得整个城市的发展出现了诸多弊病”。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已经逐步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变为以天然气为主的结构,现在又进入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时代。
以德国为例,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已经超过3000万千瓦,而这3000多万千瓦的光伏电站是由100万个屋顶小电站组成,通过分布式系统、微电网系统、屋顶系统解决了用地紧张问题,无需修建很多大型的光伏电站。
因此,石定寰建议,“能不能跳出传统的以煤为主的、集中的、大型的功能方式,走上小型的、分散的,立足于本地自然资源的新的能源体系?”
但是,当前的城镇化并没有将新能源体系的建立放在足够的高度,传统的全国性能源体系仍旧被广泛沿用。“如果现状持续,我们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目前严重的环境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石定寰说。他还强调,要重视以人文、民生为内涵的城镇生态文明。
比如,日益迫切的养老问题虽被广泛关注,但政府相关政策极为缺乏。石定寰透露,国务院参事室正在对中国老龄化社会下的老年人护理问题进行调研如何通过社会管理,调动除政府外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但诚如石定寰所言,“社会资本的进入需要国家政策,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就很难调动社会资本,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社会建设的诸多问题。”
保护城市的传统文化,是城镇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又一项重要任务。“现在很多"城镇化"都是一拆了之,一味建成所谓现代化的东西”,石定寰认为,应当禁止新一轮城镇化对文化传统的人为破坏。
作者:赵晓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