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年报披露时,很多人都盯着其高额利润,但事实上,与银行稳健经营息息相关的不良贷款情况更值得关注。
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16家上市银行平均不良率为0.81%,较2011年的0.76%上升了0.05个百分点。同期,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总和为4020.97亿元,占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的37.58%。对比2012年年报和2013年一季报两组数据可以看出,中信、
招行、兴业、浦发、平安、宁波、
交行、光大等8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出现“双升”;而单看一季报数据,有10家银行的不良呈双升态势。
兴业银行最新发布的一季报显示,其一季度净利润增长大幅高于预期,但其不良贷款余额却比去年末增加10.69亿元,不良率也由2012年末的0.43%升至0.49%,而在2011年末仅为0.38%。兴业银行自己似乎对不断上升的不良率非常乐观,“贷款风险处置需要一定过程,兴业的风险处置成果将在下半年体现。”该行风险官邹积敏如此解释。
兴业银行的乐观有一定道理。正如一位银行家曾公开表示,以当下银行业的体量,不良贷款翻番,不良贷款率达到2%左右,是一个正常、可接受的水平。的确,与世界平均3%的不良率相比,我国银行业0.95%的水平显得格外安全。而一些市场分析人士却并不这么乐观,他们认为,银行们正在为其高利润付出代价,并预言未来银行资产质量将继续承压,不良贷款率或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持续走高。
对于不良率上升的原因,银行往往在财报中将这一责任归咎于宏观经济的弱增长,或者是某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的企业盈利能力下滑。如在2012年,他们就认为,不良贷款的上升是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长三角地区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经营遭遇困境,而钢贸、光伏、造船等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更是银行不良上升的重要原因。
商业银行确实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风控系统了。他们首先该把好“入口”。从贷前审查来看,商业银行需在授信审批和风险预警制度上下功夫,主动进行风险管控。有效防范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产品的潜在风险,对于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现象突出行业的贷款投放要格外谨慎。
防范风险更须时时“跟踪”。银行要加强风险排查,严格贷后检查制度。对重点风险行业和地区要紧密跟踪督导,尽早识别、控制和化解风险。同时,进一步严格贷款分类标准,对于潜在高风险客户加强动态调整,客观及时地反映客户资产质量及其变动状况。此外,还须加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级、信用信息披露。
还有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冰棍拿在手里时间长了,不赶紧吃掉就化了。不良资产也是如此,如果不能赶快处置,时间长了,就什么也吃不着。这对银行来说也是一样,如何有效化解现有不良贷款也是当务之急。商业银行应加强追惩机制,加大对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除了传统的法律手段追索、抵押资产拍卖外,还可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化解已有的不良贷款。陈果静 来源经济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