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有企业中一干就是30年的一把手,或许并不算很多。今年71岁的
青岛双星集团董事长、青岛双星(000599.SZ)董事长汪海,就是其中之一。
本来他的任期应该到2014年5月,但今年5月6日他突然辞任青岛双星的董事长一职。提前1年离开付出心血的老厂,汪海的变动让人颇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有些意外。
双星在制鞋行业一度有过辉煌的战绩,它也因大举收购多家轮胎企业资产及股份而出名。但近几年,青岛双星旗下的轮胎板块效益并不出众,或许是汪海执掌多年青岛双星的遗憾。他未来是解甲归田,还是打算继续其他事业,外界不得而知。
纵横30载 汪海个人的职业成长经历,与双星的发展几乎是重合的。
1954年,他离开家乡,到青岛橡胶技工学校读书,毕业时被分配到了青岛橡胶六厂。此后,他还曾入伍,奔赴越南战场,与战友们一同在前线并肩作战。
1974年,退伍后的汪海作为青岛市橡胶公司工作组的成员之一,来到了国营第九橡胶厂。这家公司前身是“维新制带厂”,起始于1921年,为首家民族制鞋企业。
1978年,汪海成为了国营第九橡胶厂的政治处主任。此后,逐步成为公司党委副书记、书记及厂长,并从2000年5月至今都一直是双星集团的当家人。
从原来2000多人的小厂,到现今拥有6万工人、横跨23个产业并以轮胎、制鞋、服装等为主的大型集团,双星集团的资产总额已达60多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120亿元。
回首汪海在双星的这30多年经历,或可概括为三个阶段:从1983年到2000年期间,他把公司发展的重心放在了鞋业上;2001年后,他又率领双星收购青岛华青工业、托管东风轮胎,这也是双星从鞋业转型轮胎业的标志;2007年,青岛双星又剥离了鞋业资产且由双星名人公司(汪海、高管及集团工会等控制)运作,这意味着汪海个人或许很希望摆脱国有管理者的角色,寻求自身的发展。
大胆、创新 在鞋业的经营策略上,汪海注重的是“大胆销售、渠道创新、打造名牌”。
1983年,汪海任青岛橡胶九厂(双星集团的前身)党委书记后不久,主管部门本来打算采购大量产品,但突然抛出“解放鞋过于陈旧”而暂时不采购的观点,让该厂瞬间积压了200多万双解放鞋。当时,汪海让所有员工穿上自己的解放鞋,到各地去自找销路。
这种做法,违背了计划经济时代上级主管部门“不可离开山东、私自销售产品”的规定。没想到,短短1年时间,通过辛苦的拜访与推销,200万双鞋卖光了。
而在销售渠道上,汪海的思路也十分大胆。
上世纪80年代,他就把国企的驻外经营公司改为了民营承包公司,并很快拿到了进出口权,还把公司的计划科直接并进了营销部,发动全员营销及承包鞋子的经营。他提出的口号是,员工应从“给公司卖鞋”变为“给自己卖鞋”。
除了在附近卖鞋外,汪海感觉市场需要进一步扩大,于是又制定了“西进、北上、南下”、“出城、上山、下乡”等目标,在贵阳、成都、东莞、沈阳、张家口等地寻找兄弟单位合资成立公司。1997年的双星集团,已转成了一个拥有十多个生产基地及遍布大城市销售网络的知名鞋企。
另外,在鞋子的定位上,汪海也更主张创造自己的“名牌”及树立品牌的理念,近20年前就推出了数百元的高档鞋,并且让人们逐步认识“双星”这一国产货也同样具有魅力,并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大公司对抗。
“不知道汪海退任后,新的接班者是否可以将这家公司的轮胎业务利润率和利润提高,”一位券商分析师说,“我们感觉,不排除汪海的个人精力还是放在双星名人上。”曾有说法是,当汪海退休后,双星名人就是他的“养老”产业。
对于双星名人这家公司,市场曾有过“国有股”接盘者是否汪海熟人的质疑。
据公开消息,双星名人的股本总额为3153万元(每股面值1元),其曾经的股权结构是:双星集团持有523万股(占16.59%),汪海(690万股)、王增胜(170万股)和徐平(57万股)等3名自然人合计持有917万股(29.08%),剩余1713万股(占54.33%)由双星集团工会持有。
2009年5月15日,青岛市国资委转让其持有的双星名人16.59%股份。经多轮竞价后,由出资5000多万元的吴姓买家拍得。而此前争夺双星名人公司国有股权的5个竞拍方中,双星名人控股子公司青岛双星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代表并没有在这轮竞拍中露面。
即便如此,这位低调的接盘人吴某,后被查出是一位商人曾天赐的司机,而曾天赐则与汪海合作过房地产项目,因此,吴姓接盘人的背后是否还是汪海本人,引起了关注。无论怎样,汪海与双星名人之间的关联,如今仍未解开,但依然被看作是汪海最重要的副业。
作者:禾苗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