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重庆地票制度可供全国借鉴
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近几十年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绕不过去的问题之一就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土地越来越紧张,房价越来越高,而农村的耕地又不断减少,以至于18亿亩耕地红线守不住。
为什么我国这30年耕地在不断减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从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居住状态来说有一个基本现象,即城市的人均建设性用地一般是100平方米,而农村的人均建设性用地一般要250到300平方米,全世界都如此。
当有1亿农民进了城,在城里安居落户后,城市用地刚性地要增加100亿平方米,也就是1万平方公里,那么相应在农村的地自然就退出复垦为耕地,就是退出2.5万平方公里。所以,在这样一个自然过程中,全世界的宏观潮流用10年、100年看都是耕地增加的过程,没有哪个国家出现中国这样城市用地这么紧张的。
我国城市用地紧张是不是因为城市浪费?也不是。为什么会紧张?是因为2亿多农民进城后,城市化率增加到超过50%,而这些农民在农村的建设性用地基本没有减少,两头占地,也就变成350平方米。这是中国土地紧张的根本体制性的问题。
每年建设部和国土部审批的土地是800多万亩土地的指标,耕地变城市建设用地,这是硬性增加的。10年就八九千万亩,再加上各地总有一些没有经过报批就使用的违规用地,所以10年间去掉1亿亩,是刚性的。然而,农村又没有把农村建设性用地减少1亿亩,所以中国耕地就从20多亿亩减少到现在的18亿亩。
我们不能将进城农民的土地、宅基地拿回来复垦为耕地,那是农民的私人产权,不能被剥夺。这也是中国的一个现实。那么怎么化解这个问题?重庆在这个问题上做了探索,建了一个地票交易所,重庆拥有全国唯一的地票交易所。
当进城农民在城里落户以后,如果他觉得自己的宅基地实在没有用处,可以交给政府复垦为耕地,他可以拿到地票交易所交易,同时房产商要征农民的地需要地票指标。一亩地票的价格如果是20万,除掉复垦成本,剩下的就给农民。
这样的地票交易,对大城市的郊区来说没有意义,因为它的级差地租明显摆在那里,征地动迁的过程就会体现这个价值。但是如果在一个城市1000公里外的山沟里,一亩宅基地上面的所有房子可能只能卖两三万元;当他把房子拆了复垦为耕地后,级差地租的效应使得城市房产商愿意出20万元一亩购入,这个指标征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农村居民用地,这个时候就产生级差地租效应。这将实现大城市反哺大农村,工业化推动农业化。
实行地票交易是一举三得的事。对进城的农民来说,他闲置的宅基地复垦为耕地,自己得到了一笔收入,这笔收入可以作为他进城的资金。二是,对农村和城市来说,城乡统筹耕地宏观上得到了保护。三是,重庆的城市化进程会加快,发展速度也可相应加快。因为国家一年批800万亩耕地指标给各个省市,而地票相当于市场配置指标,不需要国家批,这个过程中如果多了三五万亩的地票指标,就等于计划指标之外,多了一些市场指标。
地票制度目前在重庆的探索,已经搞了4年,还是非常合理的。我认为这项制度对整个国家有意义,能实现宏观长远的城乡建设性用地综合平衡,最后城市供地能得到保障,房地产价格也不会因土地太少而变得畸形高涨,同时农村的耕地又能得到保护。(作者是重庆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本文是作者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2013年第二届中国国际农商高峰论坛”上的讲话,有删节。)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黄奇帆来源环球网)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