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 刘铁男落马:个案突破还是制度反腐?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消息一经公开,社会舆论表现颇为亢奋因此前媒体人罗昌平在其微博上对刘铁男进行了实名举报,故而不少社会舆论藉此认为“官民互动式”的反腐渐入佳境。昨日媒
体又曝出,刘铁男情妇因利益关系和刘反目并多次受到死亡威胁后,随即向媒体人爆料。社会舆论又据此鼓吹情妇反腐的功效。
“微博反腐”还是“情妇反腐”?此时看起来还有些迷离。不过,可以想见的是,刘铁男的落马大幕能被拉开,不会只限于这两条路径。当然,舆论兴奋的原因则比较简单:刘铁男作为部级高官,其“落马”在一定程度上,稍稍纾解了公众关于反腐的渴求。也因此,“拍手称快”之后,我们更需要梳理清楚的应是:当监察机构面对一个公民对官员违法乱纪行为的举报时,制度所涉及的回应机制,以及现实中的运作到底是怎样进行的?
从罗昌平实名举报,到今日刘铁男之落马,期间时隔近半年。这其中,公众印象最深的,不是相关机构对于举报的回应,而是国家能源局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对此事称“谣言、纯属污蔑,并将报警”的表态。事实上,在被举报当日,刘铁男本人还在出席中俄能源会晤,在此后的数月中,被举报的刘铁男看起来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一直到今年3月,刘看起来也是“正常”卸任能源局局长……
也正因公权机关为刘铁男行为的高调“背书”,使得公民罗昌平的实名举报,在当时看起来真有可能成为官方所称的“谣言”。然而,最终的事实又证明,这样的“谣言”却是真相。那么,谣言与真相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如果不是制度在起作用,就只能是神秘的权力魔盒才能左右。至此,我们更需要发问的是,公民在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利,对贪腐官员进行举报时,按照现有的法律规定,本来是有一套严密的举报受理流程的。而这样的举报制度设计,在厘清真相与谣言的过程中,究竟是否起到了作用?至少,目前尚没看到相关的信息披露。
事实上,宪法赋予了公民监督公权的权利,举报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是,对举报权的落实,我们尚缺少清晰的制度保障。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官员的不法行为即使被举报,也未必会受到查处和追究。而作为举报人的公民,往往不仅不知道自己的举报信息是否泥牛入海,甚至还要承担“制造谣言”的指责以及相关的危险。
当公民发现官员的不法行为时,能准确地找到可以进行举报的机关,并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复,以及最终的核实、取证和结果告知,这应是一个正常社会权力运行的必然设置。如今,刘铁男虽已落马接受调查,但因为“权力魔盒”的存在,公众依旧不知道刘铁男被调查一事当中,罗昌平实名举报的成分占了多大比例。当人们把此事称为“官民互动反腐”的范例时,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权力机关对公民举报权回复的模糊以及官员被调查的神秘。恰如其中的当事人罗昌平自己所言,此事只是个案突破,并无制度贡献。
本质而言,权力是为社会的正常运转与公民权利的保障服务的,其本质不应是神秘的,包括司法和监察权。只有打破这种神秘感,谣言与真相的边界才能清晰起来,公民的权利才能真正落实。非如此,无从彰显程序正义下的制度力量,对官员违法乱纪行为的惩处和追查,也就会变得随机与意外起来。所谓随机与意外,就是可以被处理,也可以不被处理,决定这一切的将不再是这个社会所敬畏的法律与制度。来源华商报)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