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论道】选择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一种普遍而主流的择业偏好。
几天前的一个早上,一位原本准备应聘到笔者所在机构上班的大学生,略带哭腔地打来电话,告诉笔者她的爸妈得知她的决定之后把她臭骂了一顿,历数为了她上大学的种种付出之后,批评她为什么不考公务员?不考事业编制?再差也要进国企,怎么能随随便便地进一家民办培训机构?
在安慰了这位女孩之后,笔者不禁顾影自怜起来。今年以来,用工红灯频闪,甚至煮熟的鸭子也会飞,一位员工的母亲从福建乘坐飞机赶到武汉,生硬地接走了正在上班的女儿。另一位已经上班两年的骨干员工,家里为她谋到了一份当地银行的合同工岗位之后也离开了。
是经营状况不够好吗?非也,咱们这家机构的营业额同比有一定增幅;是薪酬待遇过低吗?非也,工资水平高过本地政府公布的平均水平一大截,甚至高过本地公办学校老师的工资。
在一轮一轮的打击面前,笔者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国进民退”已经蔓延到职场,选择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一种普遍而主流的择业偏好。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在与国企的人才争夺战中处境尴尬,沦为求职者排在末位的选项。在继政策扶持、市场准入、信贷支持等各种不对称的较量之后,民营企业还需要面对国企的人才挤压。
由智联招聘、北京大学企业社会责任与雇主品牌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中国年度最佳雇主(2012)调查活动表明,2012年“有竞争力的薪酬”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从2011年第4位下滑至第6位,而“完善的福利待遇”蝉联首位。同时,大学生求职去向发生了明显变化:与2011年相比,他们更偏爱国企,增幅达13%左右,近四成大学生希望去国企工作。
在交流中笔者发现,在不少“90后”求职者的眼中,国企意味着“福利好”、“工资高”、“稳定”。他们自己或在父辈的要求之下作出选择国企的决定时,常常忽略了一个现实,国企的这些标签,并不是普惠的,大量的劳务工常常排除在“福利好”、“工资高”、“稳定”之外,即使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由原铁道部改制而来)也概莫能外。一个并不遥远的记忆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曾经有几千万的下岗工人,为国企改制作出牺牲。
可是人们是健忘的,眼下的国企成了避风的港湾。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外企裁员、民企倒闭的消息频频传出,从4万亿巨额刺激中获益最多的国企似乎“风景这边独好”。“体制外”和“体制内”的分野呈现扩大趋势,“体制内”意味着“垄断”、“权力”、“稳定”,“体制外”则意味着自由竞争,也意味着面对市场的风险。
笔者相信,作为每一个求职个体来说,他们都是基于个人理性作出的判断,进国企或者进民企都是个人的选择自由。但是当追求稳定、选择“体制内”、选择国企成为一种集体意识的时候,意味着社会承担风险的能力正在下降,经济的活跃程度受到抑制。
很难想像,创造了全国60%的GDP,提供了80%以上就业岗位的民营企业,却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得不到员工内心的认同,从而能够健康发展。很难想像,如果这样的竞争格局、这样的就业氛围不打破,中国能够诞生出匹敌三星的世界级民营企业。
(作者系武汉快乐学堂创始人)
作者:陈道林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