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经济长期增长前景仍乐观 预计全年增速8%
2013年05月17日11: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关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更应该重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升。长期以来,我国高储蓄、高投资以及粗放式生产发展模式,拉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遗留下一些问题。发展模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优化经济结构是我国面临的长期问题。
近日,一些外资市场机构基于4月我国经济数据下调了对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根据有关调查,12位外资投行经济学家最新给出的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中值已降至7.8%。
记者在采访中,一些专家纷纷表示,即便按照下调后的预期增速,7%至8%左右的中国经济增速仍属于中等增长速度,相对于国外其他经济体,这一速度也是较高的。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回落,我们要提高容忍度。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尚未结束,各方对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前景仍保持乐观。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认为,今年完成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问题不大,预计全年经济增速保持在8%左右。但是由于财政收入对经济波动较为敏感,当前财政收入的较大幅下滑以及就业形势显示我国有效需求缺口尚未得到弥补。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存在耦合性,国际经济复苏的缓慢,决定了我国经济增长短期难以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在关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升。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高储蓄、高投资以及粗放式生产发展模式,拉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遗留下一些问题。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我国经济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的放缓具有周期性特征,重要原因在于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的放缓。资源和环境约束成本的上升,表明我国传统的高耗能、高投资的发展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的转变不会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是我们面临的长期问题。
我国一直没有放缓调结构、转方式的步伐。去年,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消费“短板”进一步得到补充。4月投资数据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有所上升,投资回落与工业增加值回升的反向运行,表明投资的结构有所优化,投资的效率有所上升。然而,虽然在结构调整和转方式方面我们取得一些进展,但是仍然面临重大挑战。当前部分行业甚至一些新兴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对行业企业的经营带来压力,也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面临新的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调结构、转方式?市场人士指出,调结构肯定绕不开当前产能过剩这一关。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不过,新兴产业面临的问题,表明在政策扶持下更应该避免“一哄而上”的局面。这就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这一优化配置资源的“无形之手”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存在这样一种疑虑,我们仍然未跳出“投资—产能过剩”的怪圈,因而否定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作用。郑超愚认为,产能过剩不是一个短期的问题,而是长期的问题。虽然有结构性的因素,但是目前我国仍主要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需要继续扩大有效需求,实现经济复苏。因此,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要保持信心。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分析人士指出,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然而,郑超愚却认为,调结构和经济增长二者并不矛盾。宏观经济的稳定、均衡最有利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因此,我们也要防止我国经济出现大幅回落,对企业正常生产带来负面影响,那样反而不利于调结构、转方式。4月我国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等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加强,虽然这一中等增长速度已经被各方所接受,但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步伐也要进一步稳健,继续夯实回稳的基础。
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短期和中长期问题的交织,我国宏观政策将何去何从?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稳定增长、防控通胀、化解风险,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迫切需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出实招。分析人士指出,政策层面上释放出的信号表明,推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将被放在更加重要位置。
专家指出,为了避免行政干预的后遗症,宏观政策应当以稳为主并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应对措施防止经济增速出现大幅的回落,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经济增长。但是类似“4万亿”的大规模投资的可能性不大,宏观调控重在熨平短期经济波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从深化改革入手,稳步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标签:
郑超愚 增速 我国 中国 产能 来源金融时报)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