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评论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杨奎松:历史不是“无用之学”

2013年05月23日01:32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从

  1976年因一句“忠魂一去歌似尽,春风不到紫禁城”而在“四五”运动中入狱,到上世纪80年代在中央档案馆潜心阅读档案、摘抄上万张卡片的那个《党史研究》杂志编辑,再到此后20多年中就老问题发掘“新”事实,陆续写出十多部关于中共党史、国共关系和中国现代史的 著作,杨奎松人生经历之曲折,治学成就之丰硕,常令史学界和历史票友赞佩、好奇。

  近日的一场主题为“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转型”的文化沙龙上,这位有着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等体制内身份的学者,在介绍其新作《忍不住的“关怀”》时说,他对此书的三位主角张东荪、王芸生和潘光旦作了解读之后,“最大的感触是历史学者自身的那种宿命感”。

  这种史家情怀背后,是由陈寅恪先生提出、近年来重获接续的“同情之理解”治史传统。同时,在近现代史研究渐成“显学”的当下,“客观”也成为史学家需要恪守的原则。杨奎松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两者并无矛盾,史学家需要“进得去,出得来”。

  《忍不住的“关怀”》再一次展现了杨奎松在中国史学界为人称道的考据功力。为了此书,杨奎松穷尽了有关三位传主和相关人物、有关那个时代的材料不仅是公开出版的各种回忆录、年谱、日记、文献资料等,还包括那个时代的报刊,以及北京、上海两地档案馆根据《档案法》可以开放的档案材料。

  对杨奎松而言,这番“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傅斯年对做学问的要求)意在还原三位传主乃至中国知识分子在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成形过程中的诉求、境遇与心理变化。可以与这本书一起看的,是杨绛的小说《洗澡》。如果说《洗澡》描摹了鼎革之后知识分子在“思想改造”运动中的众生态,那么《忍不住的“关怀”》则以历史学家的冷静客观,考察了知识分子认识与适应“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真实轨迹。

  改良是知识人的第一选择

  问:《忍不住的“关怀”》似乎是你第一次写人、写知识分子,之前你主要写事件、运动、政党关系等,这次怎么会将兴趣转移到写人上,或者说怎么想到通过研究知识分子的个人历史来研究建国史?

  答:其实这一直是我研究历史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我看来,我们研究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历史中的国家、民族、政党、阶级,包括我们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事件及其后果等,其基本构成和生成的原因,也都是人或人的作用。因此我很赞同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的人本位理念。

  我研究中国革命,就是希望了解,为什么过去的国人非革命不可,他们怎样想、怎样做,为什么每一个人对革命的态度因时因地都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我研究建国史,就是希望了解,革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迄今为止人们的评价会截然两样?

  建国后知识分子的问题,只是建国后国家社会变动的一个很小的侧面,有关政治、制度、外交方面的专题性研究,几年前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2)》这两本书中就尝试着做过一些考察了。这些年我还指导我的学生从干部、工人、中小学教师、农民生活等方面在考察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今后我还会继续从社会、学校、边缘群体及其他方面再做研究。

  我的研究动力,最初是想要回答我自己自文革以来的一个困惑,即中国为什么会发生文革这样的悲剧?随着后来视野越来越开阔,看到的问题越来越多,我已经不再满足于了解文革的由来了,而是想要知道,我们昨天和今天所发生的种种问题,到底是怎么来的?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是必然的、在多大程度上是偶然的,我们当时真的没有办法避免哪怕是减少以伤害人的权利、尊严和生命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国家民族进步吗?

  问: 张东荪、王芸生、潘光旦这三位知识分子的思想或多或少都有改良主义的色彩,而且都受过现代中国改良主义的宗师梁启超的影响其中张东荪与梁有师友之谊;潘光旦在大学时也为梁赏识;即便是没有读过大学的王芸生,自述幼时也读过梁的《新民丛报》,并且延续了梁“文人论政”的影响选这三个人经过了怎样的考虑?

  答: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把改良而不是把革命当作社会改造的主要法门,其实是一切社会里知识人的第一选择。这是因为,知识人总是习惯于先从理性出发的,因此具有反理性特点的革命,通常情况下不会成为知识人的首选。我们回头去看中国革命的历史,即使主张暴力革命的孙中山、陈独秀、毛泽东,哪个早先不是注重理性和主张改良的?

  知识人中会分裂出革命党人来,多半都是对改良的希望破灭,再加上外界影响的结果。如果我们注意到这种情况,就会发觉,不论是选择革命还是选择改良,凡是主张者,基本出发点是相通的,即大家都认为这个社会非改造不可了。主张改良者,担心的主要是革命会有太多负面作用和太大的伤害,结果多半会矫枉过正、欲速不达。如果事实并非如此呢?或者革命与反动真刀真枪的拼杀已告结束,建设新社会的通途已经摆在面前了呢?1949年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选择和共产党站在一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希望。

  当然,选边站到中共一边来的知识分子人数非常多,我选择他们三人来做个案分析,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基于类型,二是基于资料。他们三人都同情、支持共产党,但所代表的类型很不同。王芸生是政治、思想全面接受共产党领导的;潘光旦是政治接受,思想上想转变却困难重重的;张东荪是政治上拥护,思想主张上不仅距离大,而且总想坚持自己意志的。这三类人基本上涵盖了留在大陆的大多数著名知识分子的情况,而且在三方面人物中最具代表性。在确定了研究的类型之后,研究资料是否充实和全面,就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了。选这三人,就是因为在同类型人物中,我所能找到的有关他们的资料更丰富些。

  历史研究的“进得去,出得来”

  问:可以注意到,对于如今遭受体制外思想界抨击的一些现代史上的人、事,你之前的著作在引用大量史料还原其本来面目的同时,在评论中也报以理解。同样,这次对于这三个人,你也没有以“风骨”来求全责备。你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这种“同情之理解”的态度,是如何形成的?

  答:我既然相信历史研究主要是人的研究,我自然也就必须时时提醒我自己:人是极其复杂多面的,绝不能脸谱化地看人。因此,我研究历史,始终坚持一点,就是对人要一视同仁。无论是对今人还是对古人,无论是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人,无论是对自己的亲人还是对处于自己对立面的所谓敌人,都要抱一种同情之理解的态度。也就是首先要从当事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弄清楚他“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避免戴着有色眼镜,先入为主地看人、看问题。

  形成这种“同情之理解”的思维方式,原因很复杂,和我个人经历有关,也和我研究历史、观照现实的经验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我始终相信人是渐变的,历史是渐进的,我们看到的社会现象,无论好坏,没有哪样真是按照什么人预定或设计好的样子或结果演进的。

  同样,我们所讲的好坏、是非、善恶这些价值判断的尺度,哪怕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都是言人人殊,有时还会对立得很厉害,又何况和今天已经相隔了几十上百年甚至更久时间的过去中人呢?我一直讲一个例子,即距离今天愈久远,战争也好、刑罚也好,都表现得愈残酷野蛮;距离今天愈近,人类对战争、刑罚的限制也就愈多,任何过度伤害,无论行为者是否故意,最高甚至还可能被国际法庭追究反人类罪。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说明人类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及评判标准在随着时间和社会的演进一点点地改变。如果说过去一切都可以以王权、国家、民族等的利益为依归的话,发展到当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相信,没有任何人可以以这些冠冕堂皇的名义任意侵犯人权、戕害生命了。

  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人是渐变的、历史是渐进的,那也就意味着我们没有权利简单地拿我们今天的价值观,来评判或指责过去时代中人因为显而易见的是,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种条件下,拥有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思想观念的那些人,他们又如何会用我们今天的观点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呢?如果我们不能抱一种“同情之理解”的态度,设法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及认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我们也就很容易把他们中的一些人妖魔化。你妖魔化这些人,也就难免会自觉不自觉地美化另一些人,结果可想而知,也就没有所谓历史真实了。

  问:你在本书中说,有些学者“简单地从同情的立场出发,将大量理应用来还原或重建当时历史真实的文献史料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做削足适履式的运用”。的确,在建国后思想史的研究上,有很多非历史专业出身的学者存在这样的问题,甚至出现了某种情感上的“代入感”。那么按你的观点,历史学者写思想史人物时,在情感上应该遵守的准则是什么?

  答:其实不仅建国后的思想史研究,建国前的思想史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也很多。这里面有一个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即思想史研究是应该主要做文本解读呢,还是应该像人物传记那样,把人物放到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和历史社会的大背景之中,结合传主本人各方面的思想言论、内心活动及所作所为包括人际关系中的性格展现来做综合性的考察研究?另外,以人物为对象做研究,还有一种危险存在,即研究者很容易因“同情之理解”以至于太过偏向于一切从传主角度来看问题,这就是你谈到的那种情感上的“代入感”。

  解决这种问题不能靠什么准则,而要靠历史学家应有的职业精神。历史学家的职业精神,核心就是“客观”二字保持严格甚至是冷峻的客观态度,与“同情之理解”或换位思考并无矛盾。要做到“同情之理解”,目的是要还原历史真相。但要还原历史真相,只注意还原历史的这一边,一切都基于这一边的立场情感来说话,还原出来的历史必定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因为历史并不只是由传主一个人或一方面力量在独舞,一定还有很多方面的力量在起作用,特别是还有可与传主立场、情感截然不同的另外的人或力量在起作用。这就与我们研究事件是一样的只看一方面的资料和说法是不行的,还必须要看事件其他方面的资料和说法,综合所有方面的资料和说法,才能比较真实地还原出一个历史真相来。

  坚持客观态度,还需要有一种批判的、审视的立场,与“同情之理解”结合在一起,我们管这叫做“要进得去,出得来”。“进得去”,是指研究时要撇开自我主观的一切,尝试着站到当事人的立场、情感和环境中去像当事人那样看问题;“出得来”,是指达到“同情之理解”的目的之后,一定要从当事人的情感、立场上退出来,站在当今的历史高度,秉持今人已经进步的价值观,带着批判的和审视的眼光来检讨当事人过去的所作所为。理解是为了还原史实,批判是为了让这种史实的揭示和解读变得有些意义。

  历史不是“无用之学”。它能清楚地告诉我们,过去的很多错误,包括当今的很多问题,到底是怎么来的。它能够提醒我们,注意历史的渐进性,避免无谓的冒进与牺牲。它因而也就能为我们今天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提供很多解决问题、避免犯更多错误的经验和教训,也即可以对今人起到某些反思和启迪的作用。如果我们丧失了这种客观精神,甚或片面地站在历史的一个方面、一个角度来批判他方、辩护己方,历史研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知

  识分子与现代中国的形成

  问:1949年是中国现代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现在看来,知识分子在这个现代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或者,至少在现代国家概念的塑造方面对民众起了什么作用?

  答:首先,无论在现代国家概念的塑造还是现代国家的形成过程中,知识分子或者说知识人的作用都是关键的和不可或缺的。只不过,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先是19世纪后半期,李提摩太等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播各种现代政治、经济、科技知识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接着是康有为、梁启超及严复等人,在19世纪最后几年,成功地把各种政治观念在进步士绅阶层中普及开来。然后是20世纪初,大批青年学子留学日本,开始受到民族国家观念的影响熏陶,初步形成现代民族国家观,许多知识人从“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开始投身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此后“五四”等爱国运动的兴起,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几乎都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起作用、打先锋,和鼓吹、领导。

  “民众”的概念其实很含混,工商业者算不算?其实当时就教育程度而言,相当部分工商业者因其教育背景及生意经营所需,在感受新文化、新知识方面,与知识人和青年学生不相上下。底层工农及城市贫民就大不同了,因为他们多半不识字,何况直到20世纪最初的十几年间,报刊书籍还多用和他们日常生活语言完全不同的文言文,他们接受新知识,以及对所谓民族国家的了解、认识,就差得多了。

  这种情况得以改变,一方面是知识人长期不懈地做普及教育工作,像彭仲翼、陈独秀等用普通民众的语言办白话报,定时张贴,雇人从早到晚读给那些不识字的城市贫民听,五四时期不少青年学生也主动参与创办工人夜校,教工人识字;另一方面是国民党和共产党此起彼伏的革命运动对底层民众的反复冲击、鼓动和熏染。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好,当时根本上都是一些中小知识分子在领导,他们基于各自对现代国家及其实现手段的理解,利用他们所能掌握的政权,对他们所能影响的民众都做了大量的知识普及和宣传工作。他们所做的和所能做的这种工作,远比普通改良主义知识分子想做和能做的,要大得多。

  问:“革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可以说是一个近乎罗生门的概念,很多政治势力都有自己概念中的“革命”。国共两党自不待言,就连郭松龄、张发奎这样相对边缘化的将领也都有自己的“革命”主张,并不惜为此大动干戈。回到历史的真相去探究,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纷杂的“革命”主张?

  答:“革命”一词其实是人类进入到工业化社会才形成的一种概念。“revolution”的本意原指一种制度或统治方式的突然改变。但在工业化全面兴起和急速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急剧的、根本改变的情况开始广泛出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因此,“革命”一词也就逐渐从一个专门的政治词汇,变成了意义广泛的、与“历史进步”这一价值判断相联系的时髦术语,什么样的变化都可以缀之以“革命”二字。彼得·卡尔佛特对此有过很具体的讨论,陈建华、王奇生等中国学者也都谈到过“革命”一词在中国现代众声喧哗、内容五花八门的情况。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革命”在中国变成一个具有正面意味的进步词汇,是在清王朝被推翻以后开始的。这之后大家之所以张口“革命”、闭口“革命”,就是因为讲“革命”就意味着要进步,意味着要与一切旧的落后的东西一刀两断。至于“革命”的具体内容为何,谁真“革命”,谁假“革命”,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几乎所有政治家都在抓“革命”这面旗帜,每个党都自称为“革命”的正统。因为,在“革命”的名义下,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得多,也似乎正当得很。从后来人的角度看,我们会发现,“革命”在很多情况下要么变成了当时权力争夺的借口,要么成就了理想家们揪着国人的头发尝试飞离地面的一种勇敢实验。

  不正常的“显学”

  问:借助档案、史料的实证性的党史研究,如今渐成显学。你认为目前党史研究最大的困难在于何处?

  答:对历史研究而言,史料的获得在中国自然是档案的开放永远是最重要的。史家靠的就是良知和解读史料的功夫,空有良知和功夫,没有史料,谁也做不出好学问来。

  今天实证性的现代政治、外交史研究成为“显学”,其实并不正常。因为在当今正常社会里,档案史料按法律规定正常开放,人们对过去历史上重大事件的疑惑一般过30年后即很容易得到解答。我们这里所以会突然变成“显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档案开放的异常艰难。改革开放后,《档案法》制定过程中,档案开放一度较宽松,结果就形成了一波党史研究成了“显学”的情况。这之后档案开放和发表的限制再度收紧,这种情况又逐渐不复存在。等到十几年前依照《档案法》30年开放的规定,建国后档案,包括外交部档案陆续开放,不免又催生出当今这波所谓“显学”现象,但最近一两年各地档案馆重又全面收紧,想来不久又会回到不“显”的情况了。

  问:民间口述史的记录出版目前方兴未艾。但你的著作中似乎甚少引用这类民间资料。事实上有些民间口述材料正好能印证你的观点。你会不会有意引用或主持搜集更多的民间口述史资料?

  答:我们非常重视民间史料,近十年来我们也集中人力、物力搜集了很多这方面的各种史料,我们的学生不少就借助于这些民间史料在做研究。我其实也利用这些民间史料写了一些东西,包括最近一两年内就会完成的两本专题研究的书,主要就是靠这些民间史料在做研究。

  民间史料的范围很广,各种单位档案、个人档案、内部小报、工作笔记、会议记录等,只要来自于非官方档案馆的渠道,今天都可以归为民间史料。其实我在《忍不住的“关怀”》一书对王芸生和潘光旦两人的研究中,也利用了这类非官方的档案资料。史实研究,无须仅依靠官方档案,任何资料都可能被用来还原史实,但是完全依赖于民间史料也会有很大的局限。因为这类史料通常是微观、局部的,无法反映全局性情况和问题。就像我们对回忆录和口述史的使用通常比较慎重一样,民间史料的这种个人性、单位性和地域性,拿来和官方档案馆里可以查到的来自中央、具有全国意义的资料相比,就往往缺乏概括力和说服力了。我们现在利用民间史料通常只是做一些个案研究。必须要结合官方史料,才能得出一些概括性的判断和意见。

  问:由于历史原因,关于很多事件的材料,目前只有档案馆才能看到,而这往往会出现只有“孤证”的情况,难有其他材料来对照印证。对于这种孤证性质的材料,你如何斟酌取舍?

  答:史实研究讲究孤证不立,任何单一的证据或说法,都需要想办法找到旁证材料。但档案馆的材料其实恰恰不容易出现孤证的情况,因为档案馆保存的资料通常是成系统的,比较容易形成证据链条,甚至比较容易找到可以交叉证明的证据网。

  恰恰是民间史料今天太容易出现孤证的情况,也最让人头疼。比如,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论文,作者用的是民间史料或个人口述,涉及的只是一个人或一个小单位的情况。因为是零散的民间史料,又是个人口述,既不完整,又不系统,且这些材料通常都只掌握在研究者个人手中,他人无从查阅核实。我们究竟应该相信,还是不应该相信这类研究呢?

  我为中国人自己感到悲哀

  问:你外婆的遭遇(因属“地主婆”,文革时被红卫兵和派出所遣送回四川老家,孤苦一人冻病而死)、个人遭遇(1976年因写“黑诗”,在“四五”运动中坐牢)对你的性格与史学观的形成有什么影响?你笔端之冷峻,以及言必有据的风格,也受到这些遭遇的影响吗?

  答:这种问题很难回答。我外婆的遭遇,以及我一位狱友的遭遇(这位狱友曾断言杨奎松会被判无期或枪毙,但后来被处决的是那位狱友编者注),都让我对简单地把人看成好人、坏人,甚至划分成敌我的观念和作法,持批判态度。我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因此,我也很看重后天环境、条件、教育、人际关系以及知识熏陶等影响作用的后果。不管是毛泽东还是蒋介石,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我始终相信,站在“同情之理解”的立场上,就会发现大家本质上都是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人和人之间、党和党之间、国和国之间所以会发生冲突、对立,甚至相互伤害,简单地把问题归结到个人品德上,或归结到所谓民族性上,都是错误的。由我亲历的文革中自己人互相伤害的历史,由我亲历的外婆和那位狱友莫名而死的遭遇,由我在大量历史研究中看到的无数人动辄死于非命的惨剧,由我在国共关系史研究中看到的,几十年仇恨、死亡,最终仍须“相逢一笑泯恩仇”,我真心为我们人类自身感到悲哀,为我们中国人自己感到悲哀。

  因此,我总结出来的一个道理就是: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的生命更重要,也没有任何人有权利用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去鼓动人们牺牲自己和伤害他人的生命。太多的历史悲剧已经证明,在我者和他者之间,其实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一切都会过去,需要的只是时间、尊重和智慧而已。

  问:我们发现你其实很讲究穿着,在台上也偶有顽皮的手势,能讲讲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一个人吗?

  答:我天性好动、爱玩,如果不算“少小顽劣”的话,至少也是一个从不曾“好好学习”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没少让家长操心。父亲当年之所以一定要中断我的中学学习,把我带去“五七”干校劳动,怕我留在北京会惹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我的家教较严,从小姥姥带大我和妹妹,手把手地教授和潜移默化地灌输给我们很多观念、规矩和生活技能。因此,我其实自制力还是比较强的。虽然从小在大院里混,周围朋友抽烟、喝酒的很多,包括后来在工厂8年,工友们更是习惯于此,但我始终坚持没有染上这方面的习惯。我大概是到干校劳动之后才慢慢地变得安静和稳重了,回京进厂虽然也和工友们一起吃喝玩乐,打球、比赛,但没有特殊的原因,我就开始不愿频繁交友和应酬,宁愿一个人去看电影,或在家读读写写。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现在,没有什么改变。

  (问:应民吾 答:杨奎松)

  作者:应民吾来源一财网)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