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何以成为信贷融资主角
经济下行期,往往是抱怨等负面情绪爆发期。尽管抱怨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且在主观上可能存在颇多认识偏差,但人性的弱点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口水战多发。
比较典型的是关于国企和民企的争论。有的民企认为,自己不能生存发展是因国企打压之故,甚至将之具体化为:民企融资困难是受自身所有制限制,是银行不给民企贷款。更有令人瞠目的说法称,国企的利润本质是利息转移。轻飘飘一句话,让千万国企员工的血汗都虚化成了账面财技。
笔者的看法是,探讨问题不能预设立场。满怀恨意去研究问题,近乎于拎着一把锤子满世界转悠,满眼看去,什么都是钉子。
首先,国企是信贷融资的主角,符合其营收水平所体现的市场地位。有统计显示,2012年度A股上市公司累计融资金额达8.2万亿元,其中融资总额最高的50家企业的融资金额总计4.27万亿元,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融资总额的52%。而这50家企业中,央企是37家,占比74%。这个数字看起来令人惊讶,实际并不奇怪。要知道,截至今年4月末,不含铁路总公司的央企,其总资产有45万亿元,今年前4个月各类国企的营业收入超过了14万亿元,而新设立的铁路总公司资产就达20万亿元。现实中,国企尤其是央企,其资产规模巨大,营收水平较高,当然会获得对应的金融资源份额。
其次,金融机构根据利润水平和抵质押物选择授信对象,大体上是市场机制而非行政机制作用的结果。今年前4个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891.3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中央企业5362.4亿元,同比增长12.8%。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当然要选择信用水平较高的企业授信。衡量信用水平,一方面要看抵质押品是否充足,另一方面要看企业利润及现金流状况。目前各家商业银行授信基本实行责任终身制,没有谁愿意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
第三,在上述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政策如何调整才有意义呢?笔者以为,一方面是要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在加强监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时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准入,让更多符合资质、风险偏好不同的资金参与金融市场,进入银行业、金融租赁、信托等行业,并且按照不同资金的不同风险偏好,使其能逐步进入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县域经济等目前融资体系难以覆盖的领域。配套措施是进一步加快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尽快建立市场化的风险处置机制。用发展市场的办法去填补市场空白,同时也要注意发展市场化的风险处置手段,认真防范系统性风险。这样,逐步形成分层次且可与国际金融市场衔接的、有竞争力的国内金融市场体系。
另一方面,需要在实体经济领域逐步取消壁垒,让民企与国企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我的主张是,要让国资和民资有平等的竞争平台,而不是简单地说让国资退出,让民企进来。至于竞争的结果,谁进谁退,应由市场选择。预设立场,以所有制划线,无论偏袒谁,都是不正确的。如果国有资本决心做运动员,而非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而它又能在赛场生存下去并保持优胜,为什么不可以让它做大做强呢?国企一样会雇佣本国国民,实现生产价值,创造GDP,国企创造的价值和民企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所以,对包括金融资源在内的资源分配,不能搞唯所有制论,国企、民企要相得益彰。要通过降低乃至取消行业壁垒,让民企与国企能在同一个运动场竞技,获得同样的市场机会。这样一来,在机会均等的前提下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所有运动员必须接受的。
不宜动不动就用理想化的公平、公正作尺子去衡量市场结果。美国当代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举过一个例子:晚上纸牌开局时,各个赌家的筹码数量相等,但玩了一段时间后,数量就会不相等;当晚收局时,某些人成了大赢家,另一些人成了大输家。按照平等的理想,是不是赢家要把赢的钱还给输家呢?如果真是这样,游戏就会变得毫无趣味,连输家也会觉得没意思。他们也许会玩上一两次,但如果他们知道,不论输赢,收局时还会同开局时一样的话,他们还会再玩吗?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