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湖北、四川与安徽等多地刮起的白酒业整治风暴直指酒精勾兑,目标是肃清地方鱼龙混杂的纯粮酒品。调查发现,这些伪纯粮酿造酒品虽从配料表上基本都是高粱、小麦等粮食,鲜见有食用酒精字样。但实际上,就是食用酒精勾兑酒冒充纯粮酿造酒进行销售,且“用而不标”成为行业潜规则,由此让广大消费者被蒙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
作为河北省白酒生产的知名企业刘伶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刘伶醉酒业”)也被外界推到质疑有酒精勾兑之嫌的风口浪尖上。据知情者反映称,刘伶醉酒业自从被河北巨力集团收购后,其成品酒销量出现了高速增长态势,不过,基酒生产能力却未获提高,为弥补基酒产能不足确保成品酒生产和销量,该公司不断外购食用酒精进行勾兑成品酒。由此,刘伶醉酒业旗下多款低端并标注称纯粮酿造的系列白酒涉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
日前,记者在河北徐水县及周边刘伶醉酒的主要卖场走访时发现,无论是每瓶售价2990元的52度“公元268”高端白酒,还是每瓶售价仅有12元的“刘伶醉二曲”低端白酒,其生产的主要原料均为高粱,小麦、大麦、豌豆等粮食为辅料。按照标注内容显示,刘伶醉酒业旗下多款系列白酒均为纯粮酿造,而非食用酒精勾兑。
不过,记者在当地走访多家小酒厂时了解到,他们所生产的成品白酒多数均是食用酒精勾兑而成。一些酒厂老板们也直言不讳地向记者表示,该县大大小小约40余家小酒厂每年需采购的酒精多达数十万吨,就连当地最大酒厂刘伶醉酒业,每月也要购入近50吨酒精用于勾兑低端成品酒。
据当地一位长期向徐水县各小酒厂供应东北(生产)酒精中间商陈某向记者透露,产品标注为“纯粮酿造”仅是刘伶醉的一种营销策略,在面对基酒产能不足及市场成品酒销量猛增时,刘伶醉酒业则从吉林省梅河口市等地以阜康为酒精生产的主要企业购入大批量食用酒精进行勾兑成品酒。
另据有关刘伶醉酒业中报显示,2012年年中报告显示,刘伶醉已经完成了两个多亿的市场销售,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与达成年初制定的5亿销售目标方向基本一致。捍卫了其在保定市场上的影响力。其中市场上大部分畅销为酒精勾兑的中低端产品。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说。
与此同时,当地一家超市刘伶醉酒销售专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其中销量最好的是零售价格在百元以下刘伶醉系列中低端酒品。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从徐水县政务中心二楼发改委业务办理柜台查询得知,河北巨力集团·刘伶醉酒业在2011年以(原厂)1万吨白酒生产线整体搬迁名义在徐水县兵营东侧兴建白酒生产基地刘伶醉新工业园。那么,这就意味着刘伶醉酒业目前实际白酒产能仅为年产1万吨。
不过,按照刘伶醉酒业对外公布的销售业绩推算,2012年刘伶醉酒业白酒销售量或已达5万吨。对此,有知情人认为,“刘伶醉酒业的基酒产量与其成品酒销量远远不相匹配。”
另据知情者透露,刘伶醉酒业基酒年产量和存量均不过万吨。而且,对于刚生产出来的基酒还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老熟陈化过程才能用于勾兑生产成品酒。一般情况下,其特优级产品基酒储存老熟周期不小于3年,优级产品基酒老熟周期不小于2-3年。
据统计,一般情况下,100斤70余度的基酒加2斤水可降一度,通过计算,1吨基酒能勾兑出的成品酒不到2吨。按刘伶醉酒业的基酒产能,即使其去年生产的基酒全部用于生产勾兑成品酒,也只能生产不到2万吨左右成品酒。显然,“刘伶醉基酒产能与其成品酒销量远远不相匹配”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不解的是,基酒储存能力仅有万吨,即使一年内将这1万多吨基酒全部用完,怎么可能生产出5万吨成品酒?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刘伶醉酒业产能短期内能实现骤然增长的原因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方面是外购基酒勾兑,另一方面则是食用酒精勾兑。
河北一食用酒精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近日也向记者证实,曾与刘伶醉酒业有过业务接触的他表示,刘伶醉酒业近年一直采购的是东北产的酒精,只不过用量不大,每月也就是在40-50吨左右,而且用的都是普级食用酒精(纯度较低)。
与此同时,刘伶醉酒业一位内部职工也向记者透露,自从刘伶醉酒业先后被当地长天集团、巨力集团等企业收购的数年间,刘伶醉酒业外购酒精的业务从未间断过,原因是生产的中低端系列白酒(尤其是12元/瓶的“刘伶醉二曲”)如不采用酒精勾兑工艺的话,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对于该公司是否存有外购酒精勾兑成品酒现象,刘伶醉酒业祖金宝总经理以对相关业务不熟悉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但要求记者以书面采访提纲形式提交总公司并予以回复。
截至记者发稿前,刘伶醉酒业并未向本报作出采访事项的相关回复。对此,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