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 灾难之后“生命逻辑”应高于“维稳逻辑”
一次液氨泄漏引发的爆炸和大火,成为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的噩梦。事故发生后,在媒体的报道中,死亡数字一次次被突破,截至目前已经造成119人丧生,数十人受伤。位于德惠市米沙子镇的这场火灾,是近些年来媒体公开报道中死亡人数最多的惨剧,也是近些天来东北发生的第三起重大安全
生产事故。
事故发生后,当地的各级各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这是事故处理的常规动作。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抢救生命毫无疑问是所有参与救灾人员的首选,这是对生命高于一切的合理诠释。换言之,在抢险救灾之中“生命逻辑”应该高于其他一切逻辑,其他逻辑也理应为生命逻辑让路。
可是在吉林的这场大火中,官方的一些言行却让人产生了困惑。吉林有关方面就此次事故表态,要做好“社会稳定等各项任务十分艰巨”、“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做好各项防范工作,坚决防止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每个死者家属都要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在这几层意思中,其中前两层都涉及到“维稳”。
一个造成这么大伤亡的事故发生后,要让遇难者家属情绪稳定,要让周边群众保持镇定,要让鼎沸的舆论趋于冷静,这确实有利于事态的处理,“维稳逻辑”也有其成立的理由。但是,遇难者尸骨未寒,受伤者还急需救治,事故原因亟待调查,对外公开的信息需要随时刷新,相关责任人需要及时站出来担责之时,吉林方面给社会的感觉有些避重就轻。
发生了这么重大的安全事故,这是谁都不愿意面对的现实,这也许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难以避免的代价,当灾难必须面对时,除了抢救生命外,还有许多需要做的工作,比如,调查、追责、赔偿……这样才能安抚人心,剖析事故原因,以资后鉴,尽可能的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度发生。
这种所谓的“每个家庭成立一个工作组”,进行“一对一安抚”、大批军警如临大敌的维稳,难免有尽快平息事端的嫌疑,好让自己寻找对策来应对舆论和上级压力之嫌,这样的维稳往往是通过牺牲家属的诉求,拒绝公众知情,遮蔽舆论监督,来实现短时间的稳定。其目的不是最终解决问题、吸取教训,实际上是把人们的诉求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
每每在事故发生后,诸如此类的工作组盯防,封锁消息,隐瞒真相,进行压制的种种打着“维稳”旗号的怪异的举止,把“维稳逻辑”放在“生命逻辑”之上,其本质说明了,相关官员压根就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平息事态为目的,以此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置于受害人生命之上的“维稳”,也暴露出一些官员最关心的并不是人的死活,而是头上的官帽。
在如此重大的人为灾难面前,把“生命逻辑”放在首位,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对当事人进行追责,给社会公众一个合情合理的交待,进而通过稳定的司法公正、依法行政才能达到长久的稳定。那种如临大敌的维稳和无原则的利益收买,只会制造更多的不稳定。来源华商报)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