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空手套白狼” 银行间债市将全面推进券款对付
2013年06月05日03:33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债市整顿和治理行动持续升级。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获悉,监管部门拟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全面推进券款对付(DVP)结算方式,旨在“亡羊补牢”,杜绝“空手套白狼”,进一步斩断利益输送链条。
下一步,监管部门将组织改进交易信息披露机制,提高交易机制公开性、竞争性;鼓励市场参与者通过做市商交易,扩大做市内涵;同时将强化市场参与者交易结算行为规范,研究建立全市场网上交易制度。
统一DVP
昨日市场有消息称,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下称“中债登”)将要求全部结算成员采用DVP结算方式,废除见券付款、见款付券等交易结算方式。
消息人士并称,中债登下达了口头通知,本月17日前,不能提交债券结算资金专户开户材料的结算成员将禁止交易;9月底前,必须完成所有资金专户开通;预计从10月起,银行间债券市场将全面普及DVP结算。
对此,接近监管部门的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为了在交易环节遏制利益输送,除加大信息披露和完善做市商制度外,监管层还计划在银行间债市统一实现券款对付结算方式,切实防范"空手套白狼"。”
目前中债登提供四种结算方式:券款对付指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券;见券付款指的是先拿券再交钱;见款付券指的是先收钱再给券;纯券过户指的是中债登不介入交易双方资金清算,直接为其办理债券交割。
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无论见券付款还是见款付券,都很容易导致对交易一方不利的情况出现。至于纯券过户,这一结算方式对结算双方都存在风险,即对手方可能不如期交券或付款的风险,仅限于在交易双方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今年5月13日,中债登副总经理王平在其公开发表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机制解析》一文中指出,货银不能同步交割带来结算的不确定性,会造成规模有差异的机构之间不敢发生交易,对市场效率影响很大。
“实行DVP结算之后,债券和资金能够实时同步对付,避免了一方先付款之后不能收到对方债券或一方先付券之后不能收到对方款项的现象,可以大大降低交易风险。”一位公募基金交易员向记者称。
实际上,DVP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促进了债券市场环境的公平。在市场上,各机构的规模和实力相差较大,意味着它们的话语权存在差距;如果没有DVP,往往会出现弱势一方被动接受对其不利的结算方式。
遏制“空手套白狼”
从2008年开始,央行全面放开DVP结算,使之从银行机构向非银机构全面推广开来,并逐渐成为银行间债市主流结算方式。不过,DVP对丙类户并不是什么好事,因此鲜有丙类户主动加入DVP结算行列。
原因在于,鱼龙混杂的丙类户往往缺少资金,要想获得可观的收益,就不得不借助于见券付款与见款付券两种结算方式,从而实现“空手套白狼”,因此采用DVP无异于扼杀其盈利模式。
更为重要的是,在业已曝光的利益输送案例中,一些丙类户由金融机构资深人士或其他背景特殊的人士所控制,即便面对大机构,它们依然可以变成强势一方,在买入时要求见券付款,在卖出时要求见款付券,从而疯狂套利。
正如王平所言:“如果双方选择的结算方式有利于规模相对小的机构,那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就需要给予关注了。”
一个广为人知的案例是,2011年年中,云南富滇银行爆出倒券风波,该行金融市场部原总经理李坤、原副总经理付淦等,通过朋友的公司申请非金融机构法人的丙类户,由富滇银行为其代理债券结算业务,实施利益输送。
在上述案件爆发后,2011年10月,中债登发布《关于向丙类成员推广DVP业务的通知》,提出统一甲、乙、丙类成员结算方式,正式向丙类成员推广DVP, 以降低交易结算风险。
然而,这份通知并没有强制执行力,因而除了银行理财产品比较“配合”,绝大多数非金融机构丙类户依然如故。据中债登最新统计,截至2013年4月30日,共有3459家银行间结算成员可以进行DVP结算;同期银行间债市共有12835家机构投资者,其中非金融机构共有6374家。
在多位市场人士看来,此次债市“打黑”凸显了全面推进DVP、打击利益输送的迫切性,使得这项改革提速。
“在DVP结算能够覆盖所有市场参与者时,其他结算方式可以考虑取消。”王平在上述文章中亦呼吁称。
作者:董云峰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