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理想式退休有多远?别让它们“杀死”退休生活

2013年06月13日08: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 [理想式退休有多远?别让它们“杀死”退休生活]
  若要以理想状态退休,不仅需要坚持长期的储蓄和投资,而且还要确保健康、事业不衰、不被“啃老”、防止婚变、减少债务。要做到这些,当然需要未雨绸缪。

  理想式退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退休后准备回归田园生活。”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才是真快乐。”

  “发挥余热开创事业第二春。”

  “通过运动健身来养生。”

  ……

  如果我们问100个人,你理想的退休生活是什么样的?至少会有100个答案。

  是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退休梦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理想的退休生活。

  基于美国雇员福利研究所的一项数据分析(计算机模拟实验了100000种可能路径),专家们发现,每一个人的储蓄与投资、健康、事业、家庭与子女、中年的婚姻变化和债务,这六个因素都会极大地影响其财务状况,并且深深地影响退休后理想生活的实现,需要做好充分的规划与抉择。

  六大因素影响你的退休生活质量

  提到退休梦想的实现,不少人可能会觉得,主要就是财务准备是否充裕嘛。

  其实不然,无论是专家的模型实验也好,还是我们自己仔细思考一下也罢,的确,除了通过长期的储蓄与投资为自己准备好足够的养老金,弥补社会基本养老金的缺口非常重要外,其他几个因素,诸如个人的身体健康,个人中年以后的事业发展,家庭与孩子,配偶与婚姻,个人和家庭的债务等,也都会极大地影响你的财务状况和生活安排,继而影响退休生活的质量。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副健康的身体,这样我们退休后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如果说财富、事业、子女等都是一个个“0”,那么身体健康就是最前面的一个“1”,只有保持健康,才能让自己的快乐不断放大。

  再看中年容易碰到的两大危机:失业与离婚。在我们国家,中年失业大潮还不是很明显,欧美国家这方面的危机较为严重。但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中年“被淘汰”的概率可能会越来越高。没有稳定向上的职业发展,何来悠闲的晚年呢?

  中年离婚,这在我们国家已经越来越普遍,甚至有很多夫妻选择在孩子高考结束后办理离婚手续。离婚后,分开的双方,特别是女方,养老风险其实是更大的。所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对舒适养老是有裨益的。

  再者,如果你在临退休前还有相当多的负债,那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大部分人在退休后,收入都会骤降,如此一来肯定无法承担巨大的债务。所以在50岁以后举债得三思而后行,在尚未退休之前就要整理好自己的负债了。习惯用信用卡的人士则可以在退休后取消信用卡,改用现金。

  做自己生活的主角做子女生活的配角

  在中国,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会困扰退休人士的生活,影响人们的退休生活质量,那就是“助小”的问题。

  孩子小的时候,中国父母总是把精力和资源都用在孩子身上。等孩子长大工作了,甚至结婚了,中国的爸爸妈妈又从子女身上找到了“再就业”的机会,成了名副其实的“袋鼠爸爸”、“袋鼠妈妈”。

  特别当退休族成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后,对隔代的爱将赋予他们更大的能量,全心全意以晚辈为生活中心,毫无自我可言。更有不少退休族,为了下一代不惜拿出自己的养老金,供他们买房、买车,补贴家用。其实,真正需要经济支援的不是事业起步的年轻人,而是已经退休、预期支出远大于收入的老年人。

  父母无私奉献的精神固然可贵,却并不值得推崇。对于自己的养老金,如果非常充裕又愿意补贴子女的,可以拿出一部分,但如果连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无法保障,那么还是“小气”一些,子女也不会希望父母为了自己过苦日子的吧。在家务料理上,则尽可以放手让早已成年的子女边干边学。成年子女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在父母精神支持下渐渐锻炼自己的能力,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老人在退休后,亦该有自己的生活重心,比如可以二度上岗发挥余热,既多一份收入又充实生活;在老年大学陶冶情操,学学烹饪、绘画、钢琴、插画,或是投资、理财等等;又或者约上朋友,出门旅行一番,在成年子女的生活中只要扮演“配角”即可。

  及早规划让自己舒适退休

  明白了生活、工作、家庭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影响到自己的退休生活质量之后,一定要好好调整和安排,不要打无准备之仗。

  至于很多人关心的另一件事,到底该如何逐步筹措养老金,保证自己退休后在经济上不会遇到大问题,每个人的思路和路径也可以不一样。

  一种思路就是在退休之前,你已经拥有了一大笔足够供退休后宽裕生活所需的钱;另一种思路就是你在退休后的每个月或是每年,可以得到一笔足额的现金流入自己手中。

  比如,在临近退休前,就已经通过银行储蓄、基金、债券和信托等金融工具,储备了退休后二三十年富足生活需要的所有费用,这是很不错的办法。但这要求你在工作期间就能够开始行动,并在青壮年时期就经常从各类生活支出压力(如房贷、教育等)中匀出一部分钱用于养老储备。如果你的子女教育和房贷、车贷压力较重,很可能会在这几大理财目标中发生冲突,比如对青壮年时期的生活品质产生影响,或是影响养老储备提前实现的可能性。同时,这样的储备方式,对个人的日常储蓄毅力要求较大。

  你也可以购买一定量的商业保险,比如养老年金保险、万能险,通过青壮年期每年缴付一定的保险费用,待到退休后每月领取一笔养老金,这当然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商业养老保险金的最大特点是能按期稳妥领取。而且,如果你选择的是终身保险,那么就可以“活得越久,领得越多”,有效抵御长寿风险。同时,如果购买了一些终身健康医疗保险,更可以为老年的疾病费用支出助上一臂之力。但是,目前阶段的保险产品也存在预定利率较低、费率较高等缺点,这就会让将来商业保险金对于富足养老的助推力功效有所降低。

  而如果是通过在青壮年时期投资一套甚至多套房产,包括民用住房、商铺或写字楼,那么将来既可以享受房产的增值潜力,也可以按期获得一定的租金收入,可以说是两全其美之策。当然,个人房地产投资门槛较高,而且变现能力较差,如果是用来出租,还要花费一定的管理成本。

  不管怎么做养老筹划,根本的原则就是树立目标、做好规划、严格执行,毕竟退休生涯是比较漫长的,同时还要协调好家庭、配偶、子女之间的关系,为自己和老伴预约一个健康、快乐、愉悦、充实的晚年!

  漫长的退休生活需要足够的资金储备。除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外,每个人还应尽早开始为退休做储备,长期坚持为养老而不断累积,会让你的退休生活更无忧!

  持续储蓄与投资:轻松迎接退休

  齐先生和太太的收入都挺不错,已届不惑之年的他们月收入相加有近3万元,还有不菲的年终奖,可两人却没有为养老做过准备。

  “还贷6000元,基本开销4000元,休闲娱乐和购物5000元,孝敬父母2000元,孩子英语和钢琴等课程每月2500元,要花钱的地方可多呢。”齐太太粗略算着每月的花费。虽然除了房子和车子这些大件,夫妻俩还有几十万元的结余,可在他们看来,这些钱可不是为自己准备的。齐太太坦言:“现在这些积蓄,一是要备着给父母将来看病用的,二是给孩子预备留学学费用的。我们养老的事情还没顾得上多想呢。”

  连先生和太太两人加起来月入不到2万元,女儿出生后,连太太就开始用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方式开始为女儿储备教育金。过了而立之年后,连太太就开始为自己购买了商业年金保险,为先生做了一份基金智能定投计划,作为两人养老的备用金之一。

  “夹心族”也该“挤”出养老储备金

  齐先生和太太可算是典型的“夹心族”,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们不得不为父母、子女考虑在前。工作多年攒下的存款除了要为父母建立“医疗储备账户”,还要给孩子搭建“教育储备基金”,压力真是不小。而就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他们自己的养老金就这么不见了踪影。

  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很糟糕。当齐先生夫妇二人退休时,由于他们的积蓄不断被父母、子女所用,以致没有充足的养老积蓄,生活品质很可能无法保障。而且,正是因为养老金的累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这笔钱的需求与这个累积的时间都是“刚性”的,所以当然是早准备比晚准备好,晚准备比不准备好了。

  考虑到“夹心族”各项开支较大,我们建议可以从小钱开始,一点点强制储蓄,再配合适当的投资工具,靠长期投资把小钱变大钱。

  夹心族家庭首先可以考虑“节流法”,以减少家庭每月的开支。比如通过记账的方式,先掌握每月的固定开销有多少,再慢慢从中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自然就把钱存下来了。

  又比如当前物价上涨的时候,购物还要学着挑时间、挑商场。同样一个品牌的冬季新品,在这个商场可能只打8折,换一个商场没准能打6折。下馆子吃饭也要算计一下,可以在网上下载优惠券的千万别错过,或者你还可以试试时下超级火热的团购,只要提前预约一下,同样一餐饭的价格可能是平时的一半,甚至是3折、2折呢!

  当每月固定支出都能够控制住以后,便可以进一步采用“账户管理法”,也就是依照不同的花费类别分别由不同的银行账户支付。每月薪水拿到后,可以先依照规划的预定金额分别转到各账户,如生活基本开支账户、教育账户、娱乐性消费账户等,再由这些账户直接扣款支付各类生活所需。量入为出、先进后出的办法,每月余钱将不再是难以预估的,随后也较能进行计划性投资。

  另外,在较大金额的花费预计方面,也要学会“按比重分配”。我们发现,很多家庭都将孩子的教育费、父母的赡养费特别是医疗费用混在一起随便使用,没有区分账户对待,更没有统一的筹划,家庭账务状况比较混乱。我们建议这样的家庭先预估一下资金的使用时间、使用总额,再寻找相应的积蓄方法。

  孝养父母、清偿房贷、子女高等教育金以及自己的退休金准备,这四大花费最好能同时进行,因为这些都是非常“刚性”的需求。不要因为计较准备顺序,结果就耽误了其中某一项费用的准备。唯一能调整的就是资金分配的比重,以确保专款专用。

  未雨绸缪及早筹划养老

  当然,舒适、富足养老的关键,还在于通过制订明确的理财目标,进行积极的理财行为,达到一定的理财效果。

  通常,理财绩效有三个因素:本金、时间、投资回报率。在相同的本金和投资回报率的基础上,时间越长,收益也相应会越大。所以对现在的年轻人和中年人来说,也应提早做好养老规划,未雨绸缪。

  本金和时间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来了解其中的奥妙。比如,有这样两位投资者,“早”先生和“迟”先生。“早”先生从25岁开始每年向个人退休账户存2000元,直到35岁停止不再存钱,任由复利效应施展魔术。而“迟”先生则从35岁开始投资,同样是每年2000元,虽然晚了10年时间但他坚持存钱直到60岁。这样一来,“早”先生一共投入的本金为2万元,而“迟”先生为了“赶”上早先生的步伐,不惜投入了5.2万元。

  我们假设两人都一直有9%的年收益率,当“早”先生60岁退休时,账户积累了311306元,而“迟”先生虽然一路奋力追赶,账户却只积累了203446元。两人各自减去缴纳总金额后我们发现,他们的净收益相去甚远,“早”先生增值了291306元,而“迟”先生只增值151446元,相差近一倍。

  由此,我们了解到,退休储备投入多不如投入早,及早准备才能未雨绸缪。

  树立资产配置观念

  除了考虑各种养老资金筹措途径的优缺点,大家还要树立起一个资产配置的观念,按需、按阶段进行优化配比。

  所谓资产配置的观念,就是俗称的“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主要就是提醒大家要对各类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综合考量,做个比较全面的安排和配比,不要因为特别偏好某一类投资工具,而增加未来养老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比如,过分注重房产投资养老,家庭中缺少流动资产(储蓄、基金等金融资产)的配置,那么万一在养老过程中发生一大笔紧急用度(如突发意外或疾病),手中缺乏可动用的流动资金,生活就会陷入困境。又比如,青壮年期间特别偏好高收益的投资工具,大部分资产全部配置在股票、基金等方面,从未安排过家庭保障,由于这些工具价值波动变化过快,亏损的概率也较大,那么到了临近退休之际,也许你会发现自己的养老金储备计划已经无法顺利实现,此时就会感叹如果有一部分稳定的保险养老金来源,自己的养老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总之,储备养老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理财任务,必须从小处做起,无论是储蓄、基金、债权还是保险等,如果每个月能“挤”出六分之一用于储备养老金之用,并且长期坚持,就应该能制胜于未来了。

  一句话秘密:每个月最好留出收入的六分之一用于长期退休筹划。

  你需要为退休做一份特别的储蓄与投资计划么?

  答案是肯定的。留出六分之一(16.6%)的收入,把它放在一个多样化的股票和债券投资组合中,并持续30年一以贯之,可以令你的退休财务状况比较良好。

  如果你从更晚的年龄开始为退休做储蓄,那么如此缓慢的启动必须加大投入的比例。比如,如果你从45岁才开始退休储备,那么最好要留出20%的收入来做退休投资组合。

  一场疾病会给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远比熊市的打击更大,而健康的生命在延续过程中虽然需要更多消费,但都是幸福的。因此,健康是退休生活最重要的基础保障。

  保持健康:退休生活更快乐

  “看到我微信里刚刚上传的照片了吗?是在加拿大威士乐小镇拍的,风景很赞吧?过几天我们还要去看大瀑布呢,想想就很期待啊!”蔡阿姨的退休生活好不悠闲,在游览了国内大部分风景名胜后,今年她决定远行一次,花两个月的时间和老伴到加拿大、美国走走看看。而支持他们享受如此惬意生活最重要的一点是:身体好。

  蔡阿姨说,相比同龄人,他们的经济条件并不出众,但幸运的是健康度较高,自然省下了看病的钱。

  原来,蔡阿姨在年轻时当过一阵“赤脚医生”,在养身方面有自己的一些门道,坚持规律作息、平衡饮食、愉快心情这三大法则的她看上去比同龄人年轻不少,老伴在她的带动下也坚持天天锻炼,越活越精神。

  “有人说,世上最悲惨的事情是人活着钱没了,我说其实应该是人活着,可存款都变了医药费,花得越多越不开心。自己没有半点享受,还会拖累下一代。”在蔡阿姨眼里,退休生活最重要的就是健康。

  与蔡阿姨相比,刘老伯的退休生活显得有些“凄惨”。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体质影响下,对很多食物他都必须忌口。“年轻时没注意,爱吃甜食、烧菜油重,现在喜欢吃的基本都不能吃了。”而且受累于身体太过肥胖,刘老伯的膝盖功能也不太好,“想运动也没什么可能,别说去外面旅行了,根本走不动啊。”刘老伯诉说着心中的苦闷。

  尽管刘老伯退休前有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多年来也存有不少积蓄,可他却发现,自己的享受型花费少得可怜。“人生花费,无非衣食住行这几样,可这里面大概也只有"住"这一项能让我比较称心的。论衣,我身材不行,穿什么都一样;论食,喜欢吃的不能吃,能吃的都不太喜欢,何来乐趣?论行,膝盖不好出门就不方便,多走几步就要休息很久,怎么可能旅行呢?”刘老伯算来算去都觉得自己的退休生活很没意思,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他健康度欠佳的身体。

  拥有健康体格才能享受品质生活

  活得越久,花得越多。任何一个金融计算器都会得出这一结论:对每个单独的个体来说,只要活得更久,就必须花费更多用来维持生活。不论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都是一种消耗。

  试想一下,如果你每年的花费需要5万元,那么多活1年,你就要多花5万元(忽略通胀)。对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来说,两三千元的退休工资是不足以应付开支的。因此,你还必须有足够的存款,同时在消费上不能大手大脚。一旦无法平衡好自己的收支,就有可能悲催地发生“人活着,可钱没了”这一幕。这样想来,你是否觉得健康地活着也是一种压力呢?

  但事实上,你大可不必那么悲观,因为健康的个体虽然需要面对更漫长的人生、更多的消费,但那些都是“幸福的开销”:吃好吃的、穿好看的、到世界各地不同的土地上走走瞧瞧;而不健康的个体所消耗的都是“痛苦消费”,比如治疗费、医药费、护理费等等,它会侵蚀你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存款,更会侵蚀你的好心情,侵蚀你生活的乐趣。

  甚至相比投资失利来说,一场疾病带来的苦痛更为深重。因为熊市所损失的财富在牛市中还能赚回来,你所累积的投资经验有助于防范下一次亏损,可身体的健康程度要想复原可就十分困难了。以目前的医疗成本来看,一场疾病很可能消耗你原本几年、十几年才会消耗的存款,而且延续性的开支更是难以估量的。因此我们会说:“油腻的汉堡比熊市更糟糕。”

  健康生活从年轻时起步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保证人到中年还依然健康呢?

  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最好的“管家”,每位百岁老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养身经验,但归结起来,不外乎蔡阿姨所总结的三点:规律作息、平衡饮食、愉快心情。而且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年轻时注意保养,退休后才能依旧健康,而若仗着年轻随意挥霍健康,疾病将越来越近。

  以下这些不健康的习惯、状态中,你占了几条呢:1。晚上不睡、早晨不起。很多年轻人的睡眠时间定格在凌晨一二点钟,这对人体器官的休息是十分不利的。而早晨赖床、睡懒觉则可能影响理解力和记忆力;2。早饭不吃、晚餐暴食。早餐对人体一天的工作学习都十分重要,长期不吃早餐容易导致贫血、营养不良、胆结石等,而晚上暴饮暴食则会加重胃部负担,引起肥胖。3。偏爱油炸、烧烤、火锅等食品,蔬菜摄入量低,为节省时间常吃泡面,以零食来替代正餐。4。经常久坐不动,没有固定的锻炼身体的时间,加上每天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引起颈椎、腰椎疾病。5。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经常失眠。

  如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你统统有份,那么赶紧调整一下吧。你至少应该保证每年体检一次,好在危险信号萌发初期就及时发现并将其控制。此外,考虑到疾病会给家庭经济带来负担,建议在三四十岁时投保健康保险,如重大疾病保险、防癌险、住院医疗保险等,堵住疾病可能带来的财务漏洞。

  同时,定期体检和保持愉快心情也是保持健康的两大“法宝”。

  健康保险可以堵住财务漏洞

  另一方面,年轻时为自己投保健康医疗类保险,也能帮助你提前堵住财务漏洞。医疗特别是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早已高得吓人,甚至可以让一个人、一个家庭瞬间从小康变赤贫,一夜返回解放前。一旦不幸罹患重病,提早准备的保险规划则能帮助你抵御不少经济压力。

  一句话秘密:油腻的汉堡比熊市更糟

  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健康也有利有弊。

  健康意味着你要节省一点那是因为你活得更长。任何金融计算器会告诉你,活得更

  长,实际上意味着你将需要更多的储备。

  但是另一方面,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只需要较低的卫生保健和医疗费用,保持健康,

  能给你对人生更多的支配权力。

  在支持已成年子女与自身养老发生经济冲突的时候,父母只有在自身养老获得保障的前提下,才可以视经济条件允许对子女进行适当支援,千万不可只顾子女眼前利益,不顾自身养老的长期利益。

  自身与子女:懂得平衡才幸福

  谷先生夫妇都是上海一家国有企业的普通职工,平日工作勤恳,生活节俭,经过30多年的坚持储蓄,本来已经为自己存下了一笔不菲的养老钱。可面对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他们却一点也乐不起来。原来,他们辛苦积攒多年的退休金在最近几年快速流失了。

  前些年,他们的儿子小谷高考失利,老夫妻俩经过反复考虑,最后咬了咬牙,花了几十万元送儿子去澳洲留学。3年前,小谷学成归来后,本以为凭着手里一张洋文凭,足以让他找到一个体面的高收入工作,然而在求职过程中却因自己眼高手低而四处碰壁,两年多的时间已经走马灯似的换了4家单位。心灰意冷的他如今索性念起了“家里蹲大学”,过上了“啃老族”的生活。这让谷先生夫妇伤透了脑筋。更让他们着急的是,眼看着儿子就要30岁了,该是结婚的时候了,可家里住的还是上世纪90年代单位分配的两室一厅老公房,给儿子买一套像样的婚房已成了谷先生逃不过去的“债”。无奈之下谷先生只能这样对儿子说道:“儿子啊,这次为了给你凑婚房首付,我和你妈可把我们下半辈子的养老钱都给搭上了,以后我们养老可都靠你了啊。”

  今年刚退休的郭先生夫妇与谷先生是一家单位的同事,两家的收入差不了多少,两家的孩子也差不多年纪。如今,郭先生夫妇却过得轻松潇洒。“我们儿子和老谷家儿子同一年大学毕业,如今我们小郭已经工作7年了,升职两次,收入还不错,去年和女朋友一起买了房。首付我们两边的父母的确都赞助了一点,但大头还是两个小孩自己出的,每个月按揭也是他们自己在还。今年年底要结婚了,我们也落得轻松,等办好退休手续就准备开始先把国内玩一圈。儿孙自有儿孙福,替孩子想那么多也没用啊。孩子们的人生让他们自己去闯吧,谁也替代不了。”

  至于第三代的抚养问题,郭太太说:“我早就和两个孩子说了,以后生了小孩,我们每个月补贴他们一两千元钱,用于请保姆。我自己身体不是太好,老头子又喜欢到处跑,所以我们还是决定甩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过日子吧。”

  养老不能无条件让位于“助小”

  谷先生的故事让人不胜唏嘘,然而现实生活中,像谷先生这样的父母不胜枚举,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如果这些准退休族父母能够从财富长期增长的角度来理性看待“子女与养老金争利”的问题时,就会发现“只为子女的眼前问题,不顾自己养老的长远问题”是极不明智的做法。

  从理财角度来看,孩子成年后,父母大多已步入五六十岁的“准退休族”行列。在三四十岁的时候,父母专注于孩子的成长,往往忽略自身养老规划和储备;孩子成年后,他们本该抓紧时间做好退休资金储备,如果此时再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无私地奉献给子女买房、结婚等,那么他们就真的要错过退休储备的最后一段机会了。

  而养儿防老的思想在中国,由于独生子女政策、高房价等压力,很少有家庭能实践。

  助力子女买房等可签份“还款协议”

  当然,子女眼前的困难,做父母的也不可能完全无动于衷,这就需要父母用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在保障自身养老无忧的前提下,适当资助子女。

  如果说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父母还是少数的话,那帮孩子买婚房则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得不面对的难题。然而当国内房价连续多年上涨后,对于一般的工薪家庭来说,只能采用“父母出首付,月供靠子女”的办法来完成孩子的终生大事。可即使只是出首付,也足以让准退休族父母的养老金“伤筋动骨”。更何况,今后子女月供万一还不上的话,做父母的也不可能坐视不管。

  既然钱是一定要出的,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准退休族父母既支援了子女,又能给自己未来的退休生活提供保障呢?像谷先生一样,在买房的时候,语重心长地拉着儿子的手说一句“以后我们养老可都靠你了啊”显然是不够的。谷先生需要的是一纸协议。

  说到底,子女未来对自己究竟孝顺与否也存在风险。与其把自己未来的生活全都寄希望于子女的孝顺,不如以协议的形式为自己将来的养老提供法律保障,确定自己今天的付出是一种借贷行为,好让自己能够放心地把钱交给子女。

  更重要的是,这份协议对子女将会产生强大的鞭策力和约束力,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承担着父母养老的重任,从而能够激励他们更努力地工作赚钱,在支出方面,则会更加节约;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摆脱对父母的经济依赖,知道父母不是“无限取款机”,不能一有经济困难就向父母伸手。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父母帮子女信用卡还款上。只有签订了还款协议,才能有效遏制子女的无度透支。

  父母可多提供“有偿服务”

  此外,现在不少独生子女毕业工作后,还是与父母同住。有些孩子成家后,还会在父母家里吃晚饭,父母也乐意让早已成年的孩子“揩油”。

  其实,如此一来,父母还是付出了很多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比如无偿提供房间、洗衣服、做饭等等,在让出这部分资源,付出这些劳动的时候,其实是占用了父母的养老资源的。换言之,如果孩子不来啃老,父母可以节约费用,或者有其他的收入可能。

  对于这些机会成本的出让,父母可以多选择“有偿服务”,而非无偿服务。比如,让孩子(们)交搭伙费、饭钱、房钱等,让成年子女有一个责任心。

  总之,作为成年子女的父母,一定要懂得对孩子说“不”。在支援子女与自身养老发生经济冲突的时候,准退休族父母只有在自身养老获得保障的前提下,才可以视自身实际情况对子女进行适当支援。

  一句话秘密:一定要知道如何平衡自己与成年孩子的关系。

  中老年人经常会给成年孩子经济支持,但是,这可能会影响到父母自身的退休规划。所以,要学会如何平衡自己的退休计划与对孩子的经济、精力支持。在中国,特别突出的问题是老人帮成年子女买房,还有退休后老人帮助子女无偿养育第三代等问题。当老人遇到这些事的时候,你该考虑清楚怎么做才是最佳方案,而不要一味地去牺牲自己。

  在长达三四十年的职场生涯中,你可能会跳槽、会跨行业转型,甚至自己创业,但每一步都必须踏准,不要在中途被快速前行的社会“列车”抛下,否则可能令你晚景凄凉。

  人到中年:谨防职场失意

  王先生失业了,这已经是他的第二次失业,相比前一次,他似乎更加沮丧。

  今年53岁的王先生有着颇为辉煌的经历,32岁那年,他毅然辞去厂里技术员的职务与朋友合伙创业,办了个小型零件加工厂,收入一下子比同龄人高出一大截。也正因为这样,他每年都带着太太到各地旅行,家里的电器设备也频繁地更新换代,当然,在买房、买车上他也比别人早了一拍。

  可是,企业的创新能力没能赶上潮流,在42岁那年,公司倒闭,他失业了。由于创业期间他这个“老板”只负责与经营有关的事务,所以失业后他顿时没了方向。年龄偏大的他没技术、没学历、没证书。而且不懂投资理财,他创业10年里赚到的钱基本都花掉了,结余下来的数额并不多。

  心理的巨大落差使他没法放低身段去外面求职,可家里的经济情况一天天变糟。在太太也下岗后,王先生不得不外出谋生。那一年,他已经49岁了。在朋友的推荐下,王先生到一家私人企业为老板开车。而就在去年年末,他的这一份工作又丢了,私企老板找了个愿意24小时待命的小伙子取代他,这让王先生备受打击。他真的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与王先生的窘境不同,刘先生再过2年就能正式退休了,身为公务员,他的退休生活还是较有保障的。

  其实刘先生曾经也只是工厂里的一名普通工人,每天在车间劳作,日复一日,没有改变过。不过热爱学习的他看到了一条改变命运的道路:报考警官学校,当人民警察。这是一份在他看来更加稳定、更有保障的工作。

  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自习,“我考试的那一年孩子才两岁,所有事情都必须我和太太自己做,有时候大大小小的事情忙完,要到凌晨才能看书”。终于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刘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警校学习。顺利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地方派出所当了一名人民警察,这一当就是近30年。

  如今,58岁的刘先生距离退休只一步之遥。由于公务员的退休收入比较高,刘先生的养老生活自然无需太多担心。“是时候和老伴一起到处走走看看,享享清福了”。相比很多同龄人,刘先生的退休生活会惬意许多。

  做好职场规划避开失业“雷区”

  人到中年,要担心的除了健康问题外,还有职场危机。之所以50岁左右是失业的高发期,原因在于相比年轻人,这个年龄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当企业面临技术改革时,中年人士往往无法跟上。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公司中他们已经坐到了中层的位置,但企业发展遇到瓶颈需要裁员,这类拿着较多薪水、工作替代性却很强的人士就非常危险了。

  要想避免中年失业的风险,就必须提前规划,让自己有足够的“资本”与年龄上升、体力脑力衰退作抗衡的准备。

  及早做好职场规划很重要,其中关键的一点是你必须明确自己希望在哪一个行业发展,这个行业的前景又会如何。当然,在长达三四十年的职场生涯中,你可能会跳槽、会跨行业转型,但每一步都必须踏准。在迈开脚步前必须想好接下来该怎么走,否则若工作不适合自己,是无法做得开心、做得长久的。

  每个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适合怎样的工作,了解自己是选择职业道路很重要的一点。一个内向少言的人通常较难成为一个优秀的营销员,一个外向活泼的人大概不会安于每天坐在电脑前整理数据,而一个缺乏领导才能的人要想自己创业会困难重重。如果你在35岁前还没弄明白自己究竟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那么要想“熬”到退休还真挺辛苦的,中年职场危机的发生概率会远高于其他人。

  加固自己的专业实力也是立于职场不败之地的关键。虽然我们常常将“能力”挂在嘴边,但衡量起来缺乏定量。很多时候,必须拿出学历、证书来证明自己具备相应的能力,这种量化考核的标准,在每个行业里都是必需的。因此,如果你年轻时未能取得这些证明,就有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被他人淘汰。

  对创业者来说,失业风险更是时刻相伴。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前瞻性、进取心、创新意识,那么在行业中就不具备竞争力,倒闭只是早晚的事。

  中年失业绝不能再失志

  当然,就算你已经遇到了中年失业的麻烦,也不该丧失斗志。你不妨调整心态,积极寻找职场“第二春”。

  上例中的王先生或许是最好的“反面教材”。从42岁失业之后,由于心理上难以接受,他白白浪费了7年的光阴,当想要再度外出求职时,只能从私企老板沦落为他人的司机。其实,42岁并不是一个很可怕的年龄,在很多方面未必逊色于年轻人,如果那时候王先生能正确对待失业这道坎,重燃斗志,或许能开辟出另一条谋生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若想避免中年失业带来的家庭经济危机,你必须及早开始财务规划。年轻时应尽量避免“月光”,有一定积蓄后应当积极参与投资,令财富增值,这样才能让家庭资产池越来越丰富,即便不幸失业,也能有足够的本金投入创业之中。

  一句话秘密:中年若失去工作,意味着会留下一个很大的缺口在你的退休储备计划中。

  找准职业发展方向,做好长期的职业规划,适时进行职业培训,提高自身的职场竞争技能,方能不被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所淘汰。

  债务是把无形的“刺刀”,它可能断送你原本平静、安稳的退休生活。避免过度负债,需要合理规划及一颗善待自己的心。

  不要让债务“杀死”退休生活

  在外人眼里,彭先生的资产颇为丰富,3套上海的房产,1套绍兴房产。可彭先生自己明白,手头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若不能及时改善,他很可能无力偿还银行贷款。“真没想到快退休了还会遇到这种麻烦”。现在的彭先生只想着快点抛售房产套现。

  喜爱投资的彭先生在朋友的带领下从2002年开始买房,除了改善自己的住房外,他还为儿子购置好了婚房。看到房产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彭先生又在上海和绍兴两地分别投资了一套房产,想着将来可以一边收租一边偿还贷款,等房产升值后再抛售获利。

  不过他的如意算盘被打乱了。先是绍兴的房产开发与他的预期出现了偏差,“那块区域比较偏,但当时买下时说周围会逐步建成配套设施,包括大型购物商场等。可后来规划变了,周边的休闲、商务区没能建起来,所以这套房产的升值空间大打折扣,现在我只能以很低的价格出租出去”。这样一来,以租养贷就行不通了。

  再看上海这套房产,由于彭先生当时申请了15年期贷款,因此直到68岁每月都要还款。“以我和太太现在的收入,还两套房贷是不成问题的。我担心的是退休后,退休金本来就不多,如果租金不能高于房贷,还款肯定有麻烦”。接连购入4套房产的彭先生把存款全都用做了首付,积蓄十分有限,加上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使他担心未来会被收房产税。因此他急于抛售绍兴或上海的投资房,好让现金流活起来。

  相比彭先生,孙阿姨退休后的财务情况要稳健许多。尽管她和先生每月的退休金相加不过5000多元,但由于没有房贷压力,花起钱来自在许多。

  “其实前两年房地产好的时候我们也想过买套房子做投资,可是那时候我已经退休了,丈夫没两年也要退休,担心往后还不起贷款所以没买。”孙阿姨说,虽然现在房价又上涨不少,但她也不怎么后悔。

  “要真的买了,现在每月还贷都要七八千元,再加上楼市调控,万一被收税了不是更惨?”孙阿姨说,现在这点退休金过过日子是绰绰有余的,节假日的时候还能和朋友出门旅行,对孙阿姨来说,这样的生活要比投资买房后紧巴巴地还贷更踏实、更安心。

  看清债务来源堵住财务漏洞

  债务对退休族来说可要引起警惕,适当的负债或许不影响生活品质,但负债比例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都会给家庭经济及退休族心理造成负担。

  如果不想让债务“杀死”你的退休生活,就必须堵上可能的债务来源。

  购房后的房屋贷款是一大笔债务。退休前买房时,你必须考虑好日后的现金流。包括每月房租收入能有多少、房贷还款每月多少、退休后每月的退休金收入是多少、生活基本开支需要多少、自己有多少存款结余,是否需要依靠存款来还贷等等。

  尽管房屋的升值会给房产主带来收益,但却是以牺牲现金流为代价的。因此,这样的投资未必是一种幸福感很强的过程。而只有在房主卖房获利后,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感。不然,如果退休金较低、房租又不足以偿还房贷的话,就不得不动用积蓄来偿还贷款,这对退休族来说是颇具风险的。因为包括退休后收入降低、年龄增长易发疾病等不确定的因素都可能让原本已经吃紧的现金流雪上加霜,一旦断供后果会十分严重。

  临近退休时就该剪掉信用卡

  信用卡欠款是债务的又一来源。如果工作时你乐于使用信用卡消费,那么在即将退休前,建议你剪掉信用卡。因为在使用信用卡时,我们无法切实感知花费的高低,收入会不知不觉被消耗殆尽。而若使用现金,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你会切身体会到“我正在花钱”。

  在使用信用卡时,收到的短信通知往往只会告知本次的花费金额及剩余可用额度,并不会告诉你这个月已经花了多少,这其实不利于持卡人克制消费欲望。而如果使用借记卡或现金,你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存款余额有多少,这样就能适当控制消费水平了。

  “人情债”易欠不易还

  人情债也是退休族“伤不起”的债务来源。当你的好友对你说:“我最近要给儿子买房,可是首付不足,你能不能借我点钱?”又或者说“我家老头子突然病了,我钱都买了定期产品,你能不能先借我一点钱救救急?”你到底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答应了吧,怕朋友到时候还不上来,不仅损失财产,还少了个朋友;不答应吧,又觉得朋友之间面子上过不去,以后见面也不免尴尬。

  对于这样的困境,我们的建议是:如果你并不富裕,存款对你来说是养老的必须保障,你大可以以“钱都买了理财产品”这样的理由婉拒朋友,并出于对朋友的情谊,给他少额资金应急(当然,你并不指望拿回这点钱)。而如果你的存款还相当丰富,那么你不妨借款给朋友,并与他签订借款合同,写明欠款金额、还款期限、利息比例等,若到有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资金安全性上就更有保障了。总之,由于退休族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人群,收入本身不高,对存款的依赖性较强,因此最好避免招惹“人情债”,一旦“惹”上了,也要懂得先保护自身权益。

  一句话秘密:不要让债务“杀死”你的退休生活。

  把信用卡剪掉,这句话适用于习惯使用信用卡的准退休人士。在临近退休的前几年,尽量避免大额举债,还要理清自己的债务情况。不要让自己的退休生活陷入债务这个泥沼中。

  离婚或丧偶其实是不幸的事,特别是对中年女性来说,可能意味着自己下半生的养老被暴露在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之下。为了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养老危机,中年离异或丧偶后如何规划养老,值得特别注意。

  防止婚变破坏养老储备节奏

  今年47岁的江女士是一家民企的财务人员,丈夫王某是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的经理。两人育有一个女儿,今年16岁,原本应该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然而最近几年,丈夫公司业务发展迅猛,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终日不断的会议、出差、应酬,使得夫妻俩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甚至好几天见不上面,家里的家务和孩子的教育大多由江女士一个人扛了下来。每次丈夫出差回来,江女士都似乎有着一肚子的苦水,对丈夫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家庭的照顾而感到不满,加上江女士本身工作也十分繁忙,又要工作又要顾家,使得她的脾气也变得十分暴躁,常常生活中稍有不满就会朝丈夫大发脾气。由于谁都不愿意为了家庭而做出更多的牺牲,今年年初,江女士和丈夫在经过了痛苦的思考后,选择了离婚。

  江女士舍不得女儿,便和女儿一起生活,经济实力较强的丈夫除了把家里的房子给了江女士外,还答应以后每月提供3000元的子女抚养费。

  对江女士来说,如今一个人带着女儿过,虽然辛苦了点,但少了以往的牵挂和抱怨,反而感觉更自在了。“再过几年等女儿大学毕业了,自己的历史任务也就完成了”。唯一让她不放心的就是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失去了丈夫这棵“大树”,以后的生活只能靠自己了。

  全职太太刘女士则遇到了让她和儿子几近崩溃的事:丈夫突然因车祸离世。看起来不幸中万幸的是,丈夫是企业高管,公司之前通过团险给他安排过100万元的人身险。但即便拿到了这笔保险金,加上家里的金融资产,孤儿寡母仍然无法顺利偿还高达400万元的房贷余额。最后她打算选择出售家里一套投资公寓房,才能勉强不被银行收走自住房。

  中年离婚要“计较”利益

  中年离婚对经济破坏力较强,特别对女性的顺利养老破坏力更大,因此更应该在冷静处理离婚的基础上,重视自身的养老问题。

  一般来说,像江女士那样,离婚后配偶的赡养费、子女的抚养费采取双方协商解决的办法是最好的(协议离婚),这样的话,彼此离异后也能心平气和地面对旧日的伴侣,所谓“好聚好散”。说不定以后年纪大了,对方还能在生活上帮到自己,这也为今后顺利支付子女抚养费提供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万一协商不成则只能通过法院来判决(诉讼离婚),那样的话,双方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漫长、痛苦而且费钱的离婚过程

  不过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方应该对离婚协议“斤斤计较”,在对方实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权益,从而为自己今后的养老储备“弹药”。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配偶赡养费和子女抚养费一般是固定的,同时这又常常涉及很长的一个时间跨度,通货膨胀对其购买力的减弱就不可忽视。因此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应该考虑把这种付费和通胀率挂钩,以免今后生活水平下降。

  另外,离婚后家庭财务状况和生活目标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要重新审视和修改家庭综合理财规划。其中一个重要却常被忽视的内容是人寿保险受益人的修改,比如原先妻子为自己购买的人寿保险,而受益人是丈夫的话,那离婚后,女方就应该把保险受益人修改为自己或子女。

  保险保障要充分

  作为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保险是每个家庭都少不了的,特别对于中年离异女性来说,由于缺少了另一半,对生活保障的要求就更高了。

  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就投保了终生寿险和终生健康险的话,那无疑最好不过。因为年轻时投保的成本相对较低。如果离婚前没有给自己买过保险,则离婚后更是应立即为自己购买保险。

  这里要分两种情况:单身独居和单身妈妈。对于单身独居的中年离异女性来说,由于不需要承担丈夫和孩子的经济保障责任,因此购买保险时,一般只需要考虑为自身未来生活提供保障就可以了,主要购买的险种为定期给付的养老年金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尤其是到了老年生病时没有丈夫的帮助,所以要把重大疾病险的保额设得高一点。

  而对单身妈妈来说,由于子女大多未成年,在购买保险时还应考虑到子女未来生活的保障。最好的办法是为自己投保万能险或两全险,并将子女列为被保险人死亡后的受益人。如果离婚时子女年龄尚小的话,还可以为孩子的教育费用投保少儿险,务必记得在保单中增加“保费豁免”功能,以免自己丧失劳动能力后,无力缴纳孩子保单的保费,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业。

  千万不要忽视自身养老规划

  由于有过两次婚姻经历,要处理众多的社会关系,要考虑多个孩子的教育问题,要照顾各方老人,再婚夫妻双方忽略自身的养老规划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千万不要如此!

  再婚夫妻都已人到中年,在这时候一起规划养老计划是非常关键的。而且,一旦错过这个机会,等孩子们都经济独立后再考虑自己的养老,就错失最好的时间了。

  因此,再婚夫妻必须为两个人的养老特别做一份计划,包括从家庭收入中特别提取一块资金作为双方的养老基础金,通过一些适当的理财手段让这笔专项基金增值。

  同时,要考虑增加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可以投保重大疾病保险、住院医疗类保险以及适量的养老险。

  一句话秘密:中年的你,当婚姻状况发生变化时,退休计划往往会半途而废。

  作为夫妻,你们有共同的退休理想。但当婚姻结束,你必须创造你的退休的新视野。离婚或丧偶会削弱你的收入和资产,但你必需生活得更好,更加谨慎和努力地为有尊严的老年生活而努力。 (来源:理财周刊)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