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如果风电场中大量设备出现了问题,这种问题甚至不会反映到五大电力公司领导们的办公桌上。因为“这都是些小问题,让具体工作人员去落实就是了”。
最近走访了一家民企的新能源部门,公司的创始人正在为业务而烦恼,虽然管理者对公司的产品——风力发电机自信满满,不过对于市场,却是苦闷多多。
原因在于下游的顾客太过集中。风力发电机的下游顾客是风力发电场,而现在在国内,优质的风能资源集中地,几乎都被地方政府分配给了五大电力公司,由他们来建立风电发电基地。而一旦资源到了国企的手里,事情就变得有点古怪起来。在风电的设备采购上,这种古怪给这家民企带来的烦恼很大。
根本原因在于国企对于风电场的经济性考虑并不多。而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他们对于风力发电机的采购,也不是以性能最优为指标的,这就使这家民企处于很不利的状态。因为如果不从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上考虑,事情就会变得很复杂。
那么风电场是以什么指标为准来采购风力发电机呢?答案是政府影响力。这位管理者说,他们的竞争对手中有一家国内知名的发电机供应商,采用进口组装技术,赚的是进口部件和整机的差价。不过,因为股东构成当中有政府高级官员的背景,所以国资背景的风电场竞相采购那家企业的设备,最后造成这家民企的产能严重放空。年产五六百台风力发电机的企业,现在实现的产能大概只有一百来台。勉强过日子而已。
对于进取的管理者来说,市场的现实是他考虑的诸多因素之一。这位管理者懊恼地说:“做了那么多年的企业,在这个阴沟里翻了船,事前没有考虑市场中顾客的结构,没有预见到风险,这是不可原谅的错误。”不过他似乎对于未来还抱有希望:“风电发电机毕竟是一个有技术含量的设备。我相信在一轮风潮之后,风电场们还会重新考虑我们的设备的。”
我心里暗暗为这个优秀的管理者捏把汗,他是个研究生毕业就直接开始做民企的人,并不了解国企的情况。我相信,就现有的国企而言,政府影响力可能是他们考虑买谁的设备的唯一因素。这就是中国现实。
这是因为国企的管理者们除了不需要对经济指标负责之外,同时也不需要对具体运行过程中的麻烦负责。比如说,如果风电场中大量设备出现了问题,这种问题甚至不会反映到五大电力公司领导们的办公桌上。因为“这都是些小问题,让具体工作人员去落实就是了”。至于领导们,还是交情和友谊最重要。这其中常常涉及到的,是国企领导们的位置问题。
这就是民企常常是在分散的市场里才能发挥自如的主要原因。为什么马云要把阿里巴巴的企业顾客目标定在中小企业上,原因就在于,作为顾客的企业,其规模越大,采购越有技术含量和单品利润越高的产品和服务,顾客的选择标准也就越复杂。像风电场这样的顾客,在中国经济的上游,而且并不占少数。而在下游的轻工业、关系到千千万万消费者的市场里,因为货币选票都掌握在你我的手里,只有工作很努力的民营企业,才能如鱼得水。
这也是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又一个问题。虽然在关系到千千万万消费者的下游市场里,民企可以非常活跃,不过真正关系到整个国家关键技术能力的领域,却常常集中在上游。而这些部门不进步,没有优秀和卓越公司出现,就不能说我们是一个领先国家。而且在国内这些部门里,市场的集中和规则的不公平,常常一起出现。改革的阳光能照到那里吗?
(附,由于作者在外出差,没有仔细查阅相关资料。本专栏上期出现错误,将双汇的产权误认为在中粮旗下。特向专栏读者致歉。)
(作者系财经作家)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