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资本账户开放似乎已经到了一个提速推进的时候。
换句话说,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已经转到资本项目可兑换上,如果资本项目持续不可兑换,则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空间已经不大。
也有分析人士提出,当前需要非常审慎地对待进一步资本项目开
放、尤其是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管制,主要是国内金融机制尚未完善;同时伴随未来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潜在的资本流出风险也可能对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时机之争
在不少专家看来,从宏观稳定、汇率均衡、经常性收支平衡、境内经济和金融市场规模和深度、境内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等情况来看,稳步开放资本项目的条件基本成熟。
“未来大方向是按照国内利率、汇率、资本账户、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序,但这几者应该是环环相扣、交相推进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张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资本项目不敢开放,原因之一是利率没有市场化,也即国内市场的“内功”没有练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完全做好利率市场化才能开放资本账户,可以先开一点口子,这有好处。
巴克莱在近期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政府可能把2015年之前实现资本账户基本可兑换,以及2020年之前实现完全可兑换作为目标,此举意味着未来一到两年中利率和汇率自由化改革将会加快。“目前中国正在经历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入,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和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压力,但资本账户开放往往会增加跨境资本流动,从而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不稳定性。”报告如是写道。
“今后几年内,中国的贸易顺差将呈继续下降的趋势,汇率升值的压力将减小,境内外人民币的利差也将明显缩小。在这个大背景之下,中国完全可能在保持宏观稳定的前提下,加快境内资本项目和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在5年内实现资本项目的基本可兑换。”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认为。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2012年2月发布的课题报告,目前我国不可兑换项目有4项,主要是非居民参与国内货币市场、基金信托市场以及买卖衍生工具;部分可兑换项目有22项,主要集中在债券市场交易、股票市场交易、房地产交易和个人资本交易四大类;基本可兑换项目14项,主要集中在信贷工具交易、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清盘等方面。总体来说资本管制程度仍较高,与实现资本账户开放还有较大距离。
该份报告还明确,资本账户开放的基本路线图为:短期安排(1~3年),放松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资管制,鼓励企业“走出去”;中期安排(3~5年),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助推人民币国际化;长期安排(5~10年),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先开放流入后开放流出,依次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逐步以价格型管理替代数量型管制。
但也有分析人士提醒,当前需要非常审慎地对待进一步资本项目开放、尤其是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管制。主要的原因是国内条件不成熟,特别是汇率、利率等形成机制还有太多干预,所以,过快开放短期资本项目不仅难以得到资本项目开放的收益,反而会付出高额成本。此外,伴随未来经济增速的渐进下移,潜在的资本流出风险也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国际化瓶颈
对于资本账户与人民币国际化,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资本账户开放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且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国内金融的长期稳定和深化;二是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如果控制不好,可能引起资本的大量流动导致货币替代等危机,因此要加强对资本项目的管制;三则是两者无先后顺序之分,是在相互促进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张春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瓶颈主要在于资本账户尚未开放。“从中国总体的金融对外平衡角度而言,个人倾向于先考虑对外的资本流出账户的开放,因为资本流入账户已经进来不少。资本流出账户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直接投资,二是证券。”他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人民币“走出去”和“流回来”基本已有大的政策管理框架,而跨境人民币业务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步阶段,未来将向前发展走入“深水区”。
在连平看来,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将从贸易结算逐步转向资本流动,在资本流动方面尚有较大成长空间。他说,人民币国际化步入“深水区”需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资本项下逐步可兑换,二是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增加,三是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能有更多可投资的产品,甚至衍生产品。
“让人民币国际化"倒逼"资本项目开放能行得通吗?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改变了他们原先对各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态度,只有当国内外资本边际收益率相等时才是资本账户开放的最佳时机。”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人民币国际化项目首席专家丁剑平却提出,资本市场成熟应该走在资本账户开放之前,其中主要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加强人民币汇率灵活波动。
作者:曹金玲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