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强
说起来有那么一点残酷,危机往往总是与机遇结伴而行。
细数全球历次重大金融危机,要么是导致新的货币制度、汇率体系在阵痛中“分娩”,要么是全球国际贸易、分工格局都发生巨大变化,从而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可以说,大冲击往往带来大变革。历史证明,中国几次经历危机冲击之后,总是带来改革,上世纪80年代初的就业危机带来了非公经济的突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企改革和金融体系改革加快推进。
那么,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对中国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危机倒逼变革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用这个源自于《淮南子·人间训》的中国成语所揭示的道理,来看待始于5年前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自然能从全球经济衰退的悲观中,发现一丝又一丝的乐观来。
对全球经济而言,这场金融危机即便不是摧枯拉朽,至少也在发展的路途中狠狠地拖了一把后腿。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危机倒逼而来的一些变革:
重构国际货币体系进程加快,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胎动。此次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一系列严重弊端:首先是作为储备货币的美元,其发行不受任何限制,实际上是一种“信用”本位,美国几乎可以无约束地向世界倾销其货币,但其偿还却因为汇率的“浮动”而得不到保障。其次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缺乏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仍是建立在少数发达国家利益基础上的制度安排。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蒙受了重大损失,但也使人们看清了当前国际货币体制的不合理性,从而也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契机。
全球分工模式的改变。美国以消费和负债为支撑的经济模式由来已久,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愈演愈烈,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持续的。对应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主要围绕出口来做文章的经济增长方式,同样不可持续。而爆发危机,将倒逼这些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提早终结。
为了应对危机,作为发达经济体、同时也是沉重债务国的欧美,在实施紧缩财政的同时,也在提升竞争力方面大做文章。对内,欧美实行结构改革,放松劳动力市场以降低要素成本。对外,欧洲则主动推出一系列“进攻”性政策提议,在国际社会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以增加某些国家的要素成本;积极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力图重新掌握技术竞争的制高点;调整贸易政策,更侧重“对等开放”,对新兴经济体发起各种贸易摩擦。这些应对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当前全球分工模式的改变。
如果说,这些都是宏观层面的危机倒逼,那么,在微观层面,危机带来的机遇更是显而易见。
变则通 通则达
从微观层面来说,金融危机发生后,优势企业正可以抓住机会,通过横向并购,扩大规模经济,得到长远发展。
从改革30年的经济发展来看,中国经济存在着为数众多的高耗能、高耗资源的企业,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增长方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次危机,给中国的企业上了一课对于一些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而言,要加快转产转型,利用当前外部市场环境趋紧的倒逼机制,走上技术升级之路。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增加,那么受限于资本、劳动投入边际回报递减,经济增长最终将出现停滞。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必须将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放置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最终实现企业转型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危机倒逼而来的发展机遇,在我们身边俯拾皆是。
互联网高速发展,多数传统报业视互联网为威胁,汤姆森集团(ThomsonCorporation)却在数字数据领域发现了机遇,有条不紊地剥离了印刷资产,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数字企业的收购,最终与路透(Reuters)合并,成为全球专业信息出版和服务领域的媒体巨头。
虽然这次危机看起来很可怕,但如果积极应对,一切都是新的变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下,长期以来没有谈论全球监管的合作,但危机爆发后,全球所有国家被迫在一起谈论全球监管合作的问题,这是一种进步;发达国家纯粹的消费经济,与新兴国家痴迷的出口经济,一段时期以来泾渭分明,金融危机逼迫我们对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反思,并做出调整,这也是一种进步;在经济发展机制上,市场好还是计划好,金融危机也给我们一种崭新的提示:绝对的市场经济或者绝对的计划经济,都存在缺陷。这种认知,无疑又是一种进步。
人类认识自己的过程就是一个否定的过程。变则通,通则达,金融危机只要应对得体,何愁不会迎来经济发展再起航的巨大机遇?
作者为北京中心金融行业广告总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