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消息:2013陆家嘴论坛6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举行,论坛主题是"金融改革开放新布局"。 在"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分论坛上,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如果中国的土地,特别是农地不能货币化的话,我很难想象中国城市化最后能够完成。
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
高:
我想介绍我们对金融支持城镇化两个看法,第一个看法,现有的融资模式我个人认为是不能支持城镇化,现有的融资模式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我们的投资效率比较低,第二个为了维持比较低的投资效率必须不断的提高杠杆率,这就是我们目前现有的增长模式下面面临的最大困难,我们现在在看,比如说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哪几个部门拿到更多的信贷,拿到更多的资金。相对制造业而言,地方政府拿到的钱更多。所以基础设施的投资,增长速度在加快,而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在放慢。但是制造业的产能过剩有关系。第二个相对中小企业来讲,大企业拿到更多的资金。第三相对沿海地区来讲中西部地区拿到更多的资金。如果把这三个地方政府、大企业、中西部地区,加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三个部门在中国经济当中杠杆率都已经是最高的。
地方政府现在官方的说法可能占GDP30%左右的负债率。中小企业负债是120%,这个是在全世界来说最高的,中西部地区负债更高。我们一块钱的信贷拉动的投资增长速度再继续的下降,这就是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约束。所以说如果从金融支持城镇化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怎么样把资金配置到杠杆率比较低,投资效率比较高的部门。
第二个观点金融怎么样支持城镇化,刚才巴博士说的要有一个市场纪律,不能说城镇化的规划一定要把钱拿过来,不管利率多高、不管投资效率多高都要去融资,这样的想法是错误。从市场化的角度来有几个融资渠道呢?
第一个是发债券,中国可以考虑发行城市化相关的中长期债券,这个债券可以向国内开放,也可以向国外投资者开放。大家知道现在中国GDP占全球的比重大概是11%,全球大量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者需要配置中国的资产,这一部分是可以开放。地方政府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资产负债比我不认为外部的投资者会购买这样的产品
第二个,大家都提到了PPP,或者说以股权的形式向国内的私营企业开放一些基础的项目,特别是服务业,比如说医疗、金融、教育等等未来城镇化发展需要的行业,可以用股权融资的形式直接的开放,也就是说直接一部分产品项目的私有化。
第三个,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稍微花一点时间介绍一下,在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城镇化过程当中,如果中国的土地,特别是农地不能货币化的话,我很难想象中国城市化最后能够完成。大家知道土地是很多农民最重要的财产,也是在中国最重要的财富之一,但是土地在中国就是不能货币化。一个农民他不能把他现有的土地变现,到城市去定居,没有这样一个融资的方式,任何其他的政府融资我觉得都是显得微不足道。那么土地怎么样才能货币化呢?
这里面有很多可以设计的创新。我现在能想到的一个创新就是发行土地收益债券,比如说上海的郊区,很多的村里面土地已经基本已经集中,农民每年拿到800块钱一亩的收益,由村里面租出去,然后一年发给农民租金。800块钱一亩这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这一块土地,一亩地就是债券,假设这个债券的收益率是每年4%,这个土地的面值就是2万块钱人民币。当然2万块钱人民币农民是不会卖的,但是能不能变成一个债券,让农民在市场上交易,如果有些人认为土地未来是会升值的,收益率也会变的。这是形式的创新。
最后一小点,就是哪一个部门的杠杆率低,哪一个部门收益率高。所以开办消费金融公司,另外一个首次明确提出要鼓励开办纯民营银行,就指出了一个方向,要把更多的信贷配置到私营部门,他们的杠杆率比较低,他们的投资收益率比较个。所以综合起来这几种创新形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支持城镇化。谢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