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汉澍 湖南报道
镉大米事件在极大触动公众神经的同时也加大了政府治理力度。
就在镉大米事件的几周后,国土资源部首先表态,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土壤抽样调查,绘制中国土壤污染地图。国土资源部有关人士表示,为了人民的健康,必须持续加大对污染行为的监管和惩治力度。
与此同时,湖南各级政府也在加紧对当地的镉污染问题进行排查。在镉大米“重灾区”的攸县地区,多家米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已经对厂里大米进行了抽样送检,以确认当地的镉污染的范围和程度。
攸县食安办副主任彭滢告诉本报记者:“县里已经多次召开会议商议如何应对镉大米的事件,由食安办牵头、组织当地的质监局、粮食局、农业局、工商局对余下的库存大米,以及所有米厂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大米都进行了抽检,范围包括攸县旗下二十个乡镇的所有米厂。”
由于县一级的农业部门不具备检测镉含量是否超标的能力,目前,攸县所有的检测样品均是送往湖南省农业厅,但到目前为止,检测结果尚未知晓。
在此之前,湖南省农业厅已经对全省各地的农业土壤进行了样品采集,其中在攸县采取了291个样品,遗憾的是,检测结果至今也尚未公布。
“因为不仅仅是攸县一个地方送检,现在整个湖南省的好多县市都在送检大米;再比如土壤检测,一个县要抽几百个样品,放到全省就是几万个样品,所以都在排队等结果,什么时候能够得到检测结果,这个不是攸县单方面能决定的,土壤检测可能要等到明年才能知道结果。”彭滢说。
她同时表示:“目前,县领导已经要求农业局的同志到上面去协调一下,希望湖南省农业厅能多给攸县一些支持,早一点把结果告诉我们。作为当地政府,现在发生了这样的公共事件,我们也希望能及早知道检测结果:本地土壤污染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哪些地方超标、哪些地方不超标。”
许多专家认为,镉污染的很大一块根源在于,以湘江为代表的河道重金属污染灌溉农田所致。因此湘江等河道治理,事关根本。
湖南省环保厅的一位官员告诉本报记者:“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定下的目标是,重金属排污企业必须减少一半,重金属排放量必须减少一半。”
上述官员直言,表面上是治理湘江、治理镉大米,实质是湖南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的情况来看,高层是希望把有色产业做强做精,而不是做大,要做深精加工而不要初级加工,有的企业排放量很大但产业附加值却很小,像这类企业未来都要关停淘汰。
根据湖南省环保厅的最新数据,2008年湘江流域的工矿企业数量为1600家之多,到2012年已经关停淘汰了675家,5种重金属排放量总和减少30%以上。如果单纯按照数量指标来看,离完成目标已并不遥远。
“其实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因为我们先啃了容易啃的骨头,剩下的企业不好碰,他们产业规模更大、从业人数也更多。”湖南省环保厅上述官员表示。
“去年关停中有20多家企业,难度就非常大,因为都是各个县财政的支柱,关停他们,对当地的财政收入带来巨大压力。这些企业过去都是合法企业,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环保部门颁发的排污许可证一应俱全。你现在关停它,就必须涉及政府赔偿。它的厂房、设备都要补偿、它的下岗人员你都要进行妥善安置,这就是难度所在。”该官员坦言。
作者:张汉澍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