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讯 6月30日,由博源基金会主办的博源基金会成立五周年学术论坛于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未来的机遇与挑战"。会议邀请了吴敬琏、林毅夫、李剑阁、高西庆、巴曙松、江平等70多位政商学界精英,一起展望中国改革的困境与机遇。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21世纪中国研究项目主任、中国与亚太关系教授Susan Shirk在论坛上表示,在08年以后,在海啸之后,银行开放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开始又一次依赖于这样的老的系统,老的体制,开这个空头支票,银行贷款。因此,今天财政改革可能会把某些目前的一些资源,收入来源会拿走。这种财政改革的设计方法是否再一次使省和当地政府成为今后总的市场改革的利益和动力,这是一个问题。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21世纪中国研究项目主任、中国与亚太关系教授Susan Shirk(图片来源:搜狐财经) |
Susan Shirk:
我想首先感谢博源基金会邀请我参加,还有其他一些外国朋友参加今天这一非常有意思、且非常重要的会议。我不是公共财务方面的专家,我是一个研究政治科学,而不是研究经济学的。我研究了经济改革的进程,是1980年代中国改革的过程,它的经济改革的政治逻辑是这样的。因为现在很有意思,大家都在提出了非常好的一些建议,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但是我知道大家非常了解的,后来实施是个挑战,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来建立这样一个改革群体。利益集团,他们会看到会受益于这个改革。关于省和当地官员是非常重要的群体,我们会看到他们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就在中国整个体制上,而且改革的第一波,是在80年代,促进了中国经济腾飞,但是很大的政治方面的成就实现了,因为一方面他们获得了省级官员的支持,来开展市场改革。
他们主要是强调要把权力分散化,把决策权力进行分散。特别是在财政收入进行分配,这样就带来了当地政府,以当地政府促进中国市场增长积极性。省一级官员和地方官员他们积极支持了这种市场改革,而且获得了一些利益。他们有特区,特别政策,他们从中获益很大,也就是说这个战略很成功,建立一个支持我们改革的群体,从这些有影响的群体来开展市场改革。而且这样也会打破了计划经济中的这些利益群体,还有省的,特别是在这些工业部门,还有省一级。
我听一些朋友说今天的挑战,这些利益集团非常强大,但是这些利益集团是不是比计划经济还要大呢?使得1979年之前,赢得地方官员的支持。当时通过财政的分配,可以说非常成功的战略,当然也会带来一些代价。中央政府没钱了,很穷了,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建立中国需要的基础设施,或者社会安全保障体系,或者现代国防。因此在94年的财政改革的时候,重要的一点要调整财税制度,我有一个问题,到底省级和当地官员现在他们的立场如何呢?他们是否是既得利益集团呢?在目前系统中的利益集团,还是说他们是今后来进一步推动改革的力量呢?
我们都知道地方政府面临着收入分配和支出之间的不匹配,他们有了所有的权力和责任,教育、养老、卫生还有环境等等,他们有很多责任,但是没有足够的财政收入来支付这些努力,因此他们必须要适应,他们要更加依赖于土地开发的收入,更加依赖于土地收入。大家可以看到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共识,这不是健康的,而且是变形的,而是一种甚至很多地方政府官员他们自己从土地开发中,把钱装在自己兜里面了。
当然了,在08年以后,在海啸之后,银行开放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开始又一次依赖于这样的老的系统,老的体制,开这个空头支票,银行贷款。因此,今天财政改革可能会把某些目前的一些资源,收入来源会拿走。可能需要地方官员,他们要负责来支付所有的这种银行贷款,由地方负责。因此地方政府和省级地方政府目前他们对待它的态度如何呢?他们是否有这样的计划,找到其他的收入来源,像刚才许先生讲的,他们是否非常有积极性,还是说他们认为这会让他们更加窘迫的地位,比今天会更加窘迫呢?这种财政改革的设计方法是否再一次使省和当地政府成为重要的,今后总的市场改革的利益和动力呢?谢谢,我就讲这么多。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