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清 上海报道
7月1日,各地LNG报价都在上涨。中海油宁波LNG执行价格达到了5300元/吨(约合3.76元/立方米),中石油四川广安LNG也达到5300元/吨,即便是中外合资的山西易高煤层气有限公司(简称山西易高)也将LNG出厂价格提高到了5000元/吨。
“国家发
改委的调价起始时间是7月10日,如果此后各地LNG厂家的成本价仍然上调的话,那么7月LNG成交价可能会进一步上涨。” 息旺能源分析师王瑞琦说。
据了解,虽然各地LNG都在涨价,但是由于下游需求旺盛,很多用户还未必能获得足够的资源;而上游厂家的推波助澜更加剧了资源的紧张,“现在很多下游用户是左右为难”。
事实上,很多业内专家都指出,中国天然气在没有落实气源的情况下,盲目地制定一些发展规划;“当上游资源发生(供应量、价格等)变化时,市场就会变得十分混乱。”有跨国油企中国高管坦言。
涨价预期下的抢气
气价即将上调,这是业内早有预期的,然而上周五国家发改委的调价令还是让各方措手不及。
据了解,自4月中石油在华北、华南等地执行限气令以来,国内非民用天然气供应就一直紧张。LNG生产商和分销商都在积极囤积LNG资源,并推动LNG批发价格一路飙升。
“在调价前,由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各地LNG的报价、成交价都在上涨,有贸易商向广东地区报价在6300元/吨左右,已经逼近往年冬季的价格。”王瑞琦说。
然而,调价令的突然发布,还是更进一步刺激了各方的涨价预期:在山西易高、中海油宁波LNG、中石油广安LNG等生产企业门外,LNG重装卡车排成了长龙、燃气电厂等下游用户的原燃料采购经理焦躁地徘徊在生产企业销售部门外,等待“销售经理们的接见”。
“我们是政府指令要求的煤改气单位,现在装置改造已经完成,却突然说气要涨价,而且涨了价还不一定有货,你说怎么办?”有贵州的下游LNG用户负责人无奈地说。
于是,他派出几路采购经理,分赴广安、宁夏、陕西和山西等地寻找资源,“先不管什么价格了,要先拿到货。”
面对长长的抢气队伍,LNG工厂也很无奈。
“上面说确实已经超供了,不能再足额供气了,没有天然气原料,我们也生产不出更多LNG。”有中石油地方企业负责人说。
5月23日,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透露,今年中石油计划供应天然气1070亿立方米,然而市场需求将达115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达80亿立方米。为了保障社会需求,今年前四个月公司已超供19亿立方米。他认为,之所以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因为去冬今春的极寒天气,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另一方面为了治理雾霾,环渤海地区煤改气需求大增。
中石油供气不足,无疑让中海油得到机遇。“近段时间,中海油的人经常到我们厂,期望能重新签署与它们的供气协议,而且价格也很令人动心。”深圳燃气电厂负责人透露。
规划与气源矛盾
中国能源发展规划缺乏长远视角,历来为全球能源业诟病,此次天然气的调价令又再次成为它们的笑柄。
上述跨国油企中国高管坦言,自2000年中国天然气市场谋划启动以来,其中远期发展目标已多次调整,从最初的1500亿立方米/年飙升至近期的5000亿立方米/年。“然而在它们冗长的决策审批过程中,中央政府的诉求和国际天然气市场都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是这些规划制定者就开始不断补漏洞,出台相互冲突的短期指令,这难免造成市场的波动”。
为了缓解京津唐地区环境污染压力,今年上半年该地区大批燃煤电厂被勒令限期实现煤改气,然而,这些煤改气电厂未来的原料来源等中长期问题并未得到充分考虑,中石油不得不抽取原先计划几个月后再供应市场的天然气拿出,先填市场供应窟窿。
此外,由于天然气定价机制迟迟得不到推行,导致中石油等供气企业在签署天然气进口采购合同时顾虑再三因为一旦造成气价倒挂,巨额的亏损将不得不由企业自己承担。
2012年年报显示,当年中石油因进口天然气气价倒挂,导致天然气板块亏损额高达419亿元,进而导致公司业绩整体下滑。
虽然周吉平表示,公司在国内外都已获得了巨大的天然气资源突破,并将保证国内的市场供应,但远水不解近渴,缺乏长远规划的企业行为注定难以缓解社会供需矛盾。
据上述跨国油企高管介绍,在国外这种改造规划是分批分阶段进行的,从上游的资源采购和供应,至管道运输及电厂改造等同步实施。由于企业更贴近市场,因此能够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也就更容易捋顺市场供需的结构矛盾。
作者:何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