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宋振怡
从6月初开始券商禁止发行大集合理财至今已经足月,而公募的开闸还未落到实处,可以说券商处于资管新产品的停滞期。
券商资管小集合占半壁江山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目前,集合理财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券商是国泰君安,规模为341.6亿
元。恒泰证券可以说是券商资管的又一匹“黑马”,其集合理财规模达到251.7亿元,紧随国泰君安排名第二,超过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一些此前名列前茅的券商。
但券商大集合理财停发的规定从6月初开始实施,这让券商从年初开始“冲规模”行动就此停止。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在今年的3月和4月里券商的集合理财产品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分别发型了151只和181只产品,这两个月的发行数量已远超过去年全年券商发行产品的总额。
而作为最后的冲刺月,5月份达到了券商资管发行的高峰期,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今年5月份券商资管发行产品总数为440只,发行份额多达594.84亿份。与此相比,6月份共发行产品数仅为132只,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本月发行的产品中有84只为小集合产品,也就意味着在公募业务没有正式实施前,券商资管从原来的大集合做主打,变为现在的小集合占据半壁江山。
停滞期黑马显现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公募业务已经有明确的政策,但真正的开展公募业务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券商的资管产品在券商大集合产品停发,至公募业务开闸之前的这一段时期内,处于新产品发行的停滞期是必然现象。
“6月份的产品发行规模小这是由小集合产品的特性决定的,大集合理财产品的特点是规模大,一般在5亿元10亿元,认购起点是5万元10万元。小集合理财产品则具有规模小、灵活的特点,一般几千万元就可运作,但认购起点一般在100万元以上。”
同时他表示,由于投资门槛限制,大集合理财面向的投资者就比较广,同样小集合理财一般就只会面向一些高端客户群体,而且小集合理财品种有限,一般来说是信托、类信托产品。但现阶段由于信托类产品并不像一些大集合理财那样,可以有公司自行研发发行,而是需要公司出去找项目,但是收益偏高风险小的项目并不好找,因此此类产品虽然此类产品销售紧俏,但发行次数与发行量都不大。
虽然券商现阶段出于新产品停滞期,但在小集合理财的发行中依然有“黑马”显现。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在6月份发行的84只小集合理财产品中,安信证券发行17只产品,发行数量占据总发行数的14%位居第一。
券商公募问题多
面对即将到来的公募基金,并不是每个人都看好。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券商大集合理财毕竟已发展十余年,券商在产品研发、宣传以及营销等方面均已具备成熟经验,同时券商资管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已配备齐全,但发展公募后上述方面均要重新发展。
券商在公募基金方面不具备相应的经验,同时人员配备也不完整,但在公募开闸后,公募基金市场在多方角力下竞争大大加强,券商以这样的姿态进入市场必然压力很大,未来产品的销售压力将更加考验管理人的投资水平,同时上述人士还表示近期券商资管的人才流失与新基金法的颁布也有一定关系。
不仅如此发行公募基金的另一个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收益问题,毕竟基金原有的销售渠道是银行,而近年来,基金的利润在多方的蚕食下大幅缩水,而券商要想通过公募基金增加收入,就注定了不能再走基金公司的老路。这就需要券商理顺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具体渠道,同时将强培养配套的人才等。
上述券商人士还表示,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投资者接受度,毕竟大集合理财很大一部分都是收取浮动业绩报酬,这不仅是一些规模不大的集合理财业务的一大收入来源,同时也是投资者与管理者的纽带,安了很多投资者的心,很多投资者对这项规定都表示很只持。但反观公募基金并没有此类规定,公募基金大多依靠管理费收入,不仅让券商减少了一部分收入,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投资者与管理者的联系。
“很多投资者在新基金法出台后来咨询过我,仔细的对比了公募基金与券商原有大集合理财。说实话很多投资者并不是很欢迎公募基金,毕竟很多人并不了解公募基金,而且在了解了公募基金的运作模式后,投资者的接受度并不高。”上述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