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十年后,谁来种田?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

  城镇化与"三农"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就会事半功倍。处理不好,甚至会延缓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

  虽然城镇化在大规模推进,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目前中国拥有全世界不到9%的耕地、19%的人口、22 %的粮食。以如此条件支撑城镇化,也就意味着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该放的放,义无反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11791亿斤),比2011年增加1836万吨(367亿斤),增长3.2%,实现“九连增”。

  回顾世界粮食发展的历史,排名前6位的主要产粮国(中国、美国、印度、巴西、俄罗斯、阿根廷),除中国外,只有美国在1975~1979年、印度在1966~1970年实现过“五连增”。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2年我国粮食(包括谷物、大豆等)进口量总计8025万吨,进口额421.4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25%。以2012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约5.9亿吨来计算,进口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达到14%。

  其中小麦、玉米、稻谷和大米等谷物进口量大幅上升,净进口1296.7万吨,增长3.1倍。但是从进口总量来看,玉米、小麦、大米这三种粮食的进口量占国内生产量的比重不足2%。从需求来看,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业和饲料用粮等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4月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农业圆桌会议中,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主粮的自给率达到98.1%。“13亿中国人的饭碗还是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不过,如果算上大豆,我国粮食自给率低于90%。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高帆解释说,这种大豆主导型的粮食进口格局意味着,中国在稻谷、小麦、玉米等三种主要粮食产品上的自给率是高的。

  2012年,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2.57%,比2011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也就意味着又增加了2103万城镇常住人口。

  陈锡文也表示,2012年是我国历史上粮食进口最多的一年,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坦言,虽有“九连增”,但当前主要农产品总量基本平衡、结构矛盾突出,由于农民工进城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供给增长速度赶不上消费增长速度。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业的任务非常艰巨。一方面是粮食产品供给的不足,另一方面就是需求增长的过快。由经合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共同发布的《2013~2022年农业展望》报告称,受农村劳动力投入质量下降、人力成本渐高,以及耕地质量下降等因素影响,未来10年中国粮食产量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主要粮食作物仍可以保持自给自足。

  不过,未来10年,农业生产每年增长1.7%,消费每年增长1.9%,也就意味着农业领域存在一个不断扩大但适中的缺口。土地和水资源问题是制约农业产量最为主要的因素。

  中国虽然拥有世界第三大可耕作土地面积,但是人均可耕作面积低于世界平均值(0.22公顷/人)的一半,只是OECD国家的平均值(0.35公顷/人)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尽管政府三令五申,但耕地面积仍在持续减少。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全国耕地面积从1997年的1.289亿公顷减少到2008年的1.217亿公顷,减少了6.2%。

  陈锡文曾表示,如果粮食全部自给,需要再增加6亿多亩的土地,中国若要自己保障粮食,需要有30亿亩以上的土地,现在大约有20%的缺口。

  这就意味着,中国对粮食安全的定位面临严酷现实,土地资源自给率只有80%,只能满足国内90%谷物、油料等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其余的10%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从战略上看,今后进口国外农产品、利用境外农业资源将不可避免。

  5月25日,在2013年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认为,即使今年粮食总产十连增,粮食线性增长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途径,但不是唯一的内涵。“从立足国内来讲,还是要保证口粮主食的供应。全球供应,主要是指非口粮农产品,应该建立全球供应网络,也就是该放的放,义无反顾,不需要争论。”

  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

  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连续多年政府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但是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种田的比较收益偏低的现实无法改变。理性选择下,大多数农民进城务工。

  于是,农民群体开始出现分化。青壮年的劳动力纷纷向城市转移。如今,仍然坚守农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小孩、妇女。中国农业开始遭遇“空心化”,农业生产和发展面临后继无人的严峻局面。这种情况,一度被业内惊呼:明天,谁来种田?

  作为目前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小农经营的弊端日益凸显。超小型的经营规模、细碎化的地块,难以推行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尤其限制了对“规模性技术”的采用,如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化学除草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

  这就直接导致,中国的农业生产在开放的国际市场中缺乏竞争力。有学者称,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使土地经营蜕变为一种“生活保险手段”,既妨碍了农业技术改造进程,也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不利于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的集约化经营。

  农村生产经营模式出现了改革的新需求。鉴于此,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

  文件要求,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

  除此以外,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徐小青表示,将来仍然是农民来种地,只是这类农民不是现在的小农,而是新型的职业农民。

  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祥临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于目前中国农业规模偏小的现实,农民要想依靠种植五亩地就获得和城里居民一年的劳动相同的报酬,恐怕也不合理。“这就需要一方面不断理顺农产品价格,另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使得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这样才能让农民种粮务农获得合理利润。”

  在介绍家庭农场的“松江模式”时,陈锡文认为这套制度设计非常精巧。平均规模113亩的家庭农场,可以让一户家庭夫妻两口从种植和养殖中获得15万元的年收入。

  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共有符合本次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劳动力6.01人,其中家庭成员4.33人,长期雇工1.68人。2012年全国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为1620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为18.47万元。

  适度规模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红宇认为,家庭农场的本质是家庭经营,其次是规模适度。家庭主要依靠农场获得收入,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低就失去意义,太高就会引起过多关注。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日前对本报记者称,从长远看,中国农业要实现规模经营,农户也要专业化,这样农户收入要达到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全国的专业农户仅仅需要3000万~5000万户。

  陈锡文认为,中国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是几十亩到上百亩的规模,东北地区土地条件好可以发展上千亩的家庭农场。他同时也表示,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人地关系不适合发展过大规模的家庭农场。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安徽郎溪成为家庭农场的发源地之一。郎溪县家庭农场协会秘书长严虎对本报记者表示,土地流转面积的扩大,并不一定都为农场主带来规模经济。超过一定规模,反而会出现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的下降。能否获得规模经济,也因农场主的经营能力而异。之前就有农户因盲目乐观,从200亩扩大到1000亩,后因管理不善,承包面积不得不缩减,最终才稳定下来。

  严虎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尊重市场,对于流转规模的扩大,不制约也不鼓励,让农场主在市场的自发调节下,寻找其适宜规模。

  安全食品才能实现消费者农户共赢

  中国的传统农业一直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生产效率上看,小农经济的生产力落后,无法同西方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竞争。

  但是,小农经济也有其好的甚至是先进的一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认为,它形成一整套的农耕技术以及与农耕作业相符合的农耕文化,强调诚实守信、互帮互助,不仅实现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模式,而且食品的生产方式是无差异生产,城乡居民消费也是无差异的,有食品安全的社会共保机制。

  当市场逻辑介入并开始主导农业生产后,农民发现市场逻辑改变了他们的生存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求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农民会采取各种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但是,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在并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下,更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是全国最大的污染源,也对现有的生态环境体系造成了巨大破坏。这与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有很大关系。

  今年,九三学社提交的《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建议》成为一号提案,该提案指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的发展模式还很粗放,存在着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污染加剧等突出问题。

  近十多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如何在保证百姓在“吃饱”的基础上“吃好”,是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只有生产出安全的食品,才能实现消费者与农民的共赢。

  不过,现实中存在的“一家两制”又让消费者信心不足。5月份,山东潍坊的毒生姜事件,供应国内销售的生姜因为监管不严,为防止病虫害导致产量下降,姜农会大量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自己食用的那部分则尽量少洒、甚至不洒农药。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石嫣认为,解决目前的农业污染和食品安全危机,生态农业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不过,从国际经验来看,在生态农业的推进过程中,城乡互助必不可少。

  追求食品安全的不仅仅只有消费者,还有生产者。三农学者毕慧芳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一方是生态农业的生产者提供优质农产品,另一方是接受生态农业理念的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以及新兴的社交平台,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点对点供应,减少中间环节。

  这样,将农户与市民连接起来协助当地小农进行无化肥农药的健康生产,并鼓励市民主动参与农户的生产过程,实现参与式认证消费,最终让农户与市民在实践中共同承担生产所带来的风险,共同分享彼此带来的健康生活。

  “这有利于消费者与生产者互动、消费者对于生产过程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这将是现代农业的新特点,也是助推剂。”毕慧芳认为,这还是基于相互的信任,否则,生产者就会被消费者抛弃。

  (编辑:李燕华)

  作者:邵海鹏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财经网站 https://www.yicai.com/news/2013/07/2834461.html report 5485 “城镇化与"三农"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就会事半功倍。处理不好,甚至会延缓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虽然城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