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傅苏颖
历时两年多,经过9轮谈判,7月6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瑞士联邦委员兼经济部长施耐德-阿曼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瑞士联邦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签署的首个自贸协定。分析指出,中瑞自贸区将会成为中国新一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对外谈判的模板,具有显著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高虎城说,中瑞自贸协定的正式签署是两国经贸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体现了双方加深合作、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在全球经济发展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情况下,中瑞签署自贸协定,还体现了双方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世界自由贸易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高虎城指出,中瑞自贸协定是近年来中国对外达成的水平最高、最为全面的自贸协定之一。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协定的零关税比例高。瑞方将对中方99.7%的出口立即实施零关税,中方将对瑞方84.2%的出口最终实施零关税。
二是协定为双方产业合作提供了平台。如中方将扩大引进瑞方先进的钟表检测技术,提升中国钟表业发展水平等。
三是协定涉及政府采购、环境、劳工与就业合作、知识产权、竞争等许多新规则并达成共识。
中国是瑞士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瑞士是中国在欧洲的第八大贸易伙伴。2012年中瑞双边贸易额为263.1亿美元,今年前5个月双边贸易规模达到2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14.2%。截至今年5月,瑞士累计对华投资52亿美元。
高虎城表示,中瑞两国各有优势,具备加强自贸合作的基础。从产业结构来看,中瑞双方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位置不同,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瑞士地处欧洲中心,是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领头羊,又与欧盟建立了欧洲经济区,对整个欧洲市场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中瑞自贸协定的签署,不仅将大大提升中瑞双边经贸关系,还将进一步密切中国与其他欧洲国家的经贸合作。
施耐德-阿曼表示,瑞士高度重视发展对华经贸关系,中国现已成为瑞士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瑞自贸协定是一个全面、综合性的自贸协定,内容丰富、基础坚实,有助于双边经贸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为两国经济发展带来长远影响。瑞政府部门将积极推动瑞议会顺利批准中瑞自贸协定。
分析指出,在中欧经贸关系发展中,欧洲有两张“面孔”:一面是强硬贸易保护主义,一面是不断加深的相互依存。日益频繁的贸易摩擦之下,中欧双方都存在着呼吁理性对话、学会相互妥协的声音。然而这种“隔空喊话”却始终鲜见成功案例。中瑞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功签订则为打破中欧经贸关系中的“坚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目前,中欧经贸关系正被光伏案和葡萄酒案等贸易摩擦案件挑动神经,处于风口浪尖之中。在这存在火药味的双边贸易关系中,中瑞自贸区作为我国与首个欧洲大陆国家正式签署的自贸区,无疑会为中欧经贸注入暖意。
对此,分析指出,毫无疑问,中瑞自贸区具有鲜明的特色:经济互补为基础,南北型经济合作,获益颇多;高水平的开放,新规则的涵盖,中瑞自贸区将会成为中国新一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对外谈判的模板,具有显著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高虎城指出,中国政府将以中瑞自贸协定的达成为契机,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进一步推动中瑞、中欧之间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