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此前被看作制衡欧盟对中国光伏反倾销的砝码、面临取证繁琐等问题,但商务部上周还是正式立案对欧盟进口葡萄酒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记者从中酒协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葡萄酒产业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申请书》(下称申请书)见到,其列举了欧盟对葡萄酒的补贴项目超过10项。
在“双反”调查立案背后,国家扶持本土葡萄酒产业的心态显而易见。但值得关注的是,相对于欧盟对葡萄酒产业强大的扶持,仍归工业口管理的中国葡萄酒产业仍面临着赋税高等难题,要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的呼声响起。
低价进口酒与国产酒的博弈
《申请书》如此阐述此双反调查申请的原因:鉴于欧盟葡萄酒产业长期受益于政府补贴,且近年大量向中国倾销,已对中国葡萄酒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如未来进一步大量增加,将进一步严重威胁中国葡萄酒产业的长期发展。
一位熟悉欧盟葡萄酒的资深行业人士陈军(化名)表示,国产葡萄酒竞争力最大的是100元内的中低端产品,这部分产品以前在中国市场占统治地位,但现在进口葡萄酒大规模进入甚至冲击到国产葡萄酒产品四五十元价格段的市场。
事实上,对欧盟低价的原瓶进口葡萄酒,海关、检验检疫部门早已有控制措施。陈军向南都记者透露,随着进口葡萄酒大批进境,对一些申报进口价不足一欧元的低价葡萄酒,海关现一般都不采信,而是将价格提至1.2-1.3欧元算。
此外,冲击国产葡萄酒优势产品的还不仅是低价的原瓶进口酒。据海关统计数据,散装进口酒(>2升)的比重虽从2011年首次下降,但仍占30%。以2012年为例,葡萄酒的进口总量为39 .45万吨,进口总金额16 .5亿美元;其中散酒的进口量为12.16万吨,进口额1.44亿美元。以此算,这些散酒平均1.18美元/升,以750m l每瓶计算,可灌装1 .6亿瓶,每瓶约0 .89美元,折合人民币每瓶5.46元。
记者根据进口酒的贸易流程算了一笔账:其到岸均价每升仅1 .18美元,加上48.2%综合税(消费税、附加值税和关税)、清关、运输、灌装、酒瓶包装等费用,一瓶750m l的灌装酒最低成本不超20元。
陈军表示,这些酒最终可标上百元左右的零售价,加上优惠促销,卖70-80元并不成问题。“正是这样的暴利,让一些经销商热衷于以极低的价格进口散酒回国内灌装,这类酒在国外属级别最低的佐餐酒,甚至只能算是能入口的酒而已。”有行业人士指出。
而另一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这些散酒在国内灌装,有些确实是手续补齐,借用进口葡萄酒的光环、凭借低成本抢占市场的。此次调查若能刺激“双反”税的征收,毫无疑问将提高低价劣质葡萄酒和“垃圾酒”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
产业扶持力度存短板
在《申请书》中,中酒协详细列举了欧盟第三国市场推广、葡萄酒重建和转型、危机蒸馏、出口补贴、拔除葡萄树计划等10多项欧盟的补贴项目。法国葡萄酒管理硕士、香港世界葡萄酒中心大陆首席顾问曾微告诉记者,欧盟对葡萄酒的补贴其实早已有。“比如在生产环节、出口、相关展会推广,进口酒商确实有补贴。”曾微表示,其甚至了解到部分到中国参展的酒商其一半费用都是有补贴的。
不过,姑且不论其是否触及“双反”红线,欧盟和中国对本国葡萄酒产业的扶持却有着巨大差异。
“欧盟的葡萄酒发展多年,其对产业的扶持面考虑得比中国周全得多。”曾微表示,葡萄酒占中国酒类产品的比重不大,管理部门的补贴也不大。
云南红董事长武克钢去年就曾公开道出国产葡萄酒的尴尬处境:葡萄酒目前在国内依然被划归为轻工产品,税费待遇还停留于奢侈品阶段。在高税负与农业产业化、农民富裕化以及消费者切身利益三端挤压下,葡萄酒厂家面临着棘手的发展问题。葡萄酒产业如能获得与咖啡、茶叶以及啤酒同等的国家支持、扶持政策,那前景将会明朗开阔很多。
在有着国产葡萄酒和进口葡萄酒从业经验的上海风土之樽酒业投资公司董事长金炜看来,欧盟对葡萄酒的扶持属于国家营销战略层面的,这是值得中国葡萄酒产业学习的。金炜表示,在很多葡萄酒主产国,葡萄酒归属农业口,而中国的葡萄酒归属工业口。农业产品补贴多,工业产品补贴少。“应从种植、营销到销售、税收等环节都给予中国葡萄酒产业全面的扶持。”金炜认为。
不过曾微表示,中国葡萄酒产业竞争力弱,缺的不仅是补贴,更多是对质量把控、产地标准的制定等全方位的考量。“葡萄种植归农业口,生产归属工业,而流通又属商务流通口,这种管理模式让一些既生产、又销售的企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曾微看来,中国葡萄酒产业首要任务在于先打好基础,而管理部门首先要给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经营氛围。
南都记者 黄丽嫦
作者:黄丽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