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果 成都报道
7月15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下简称《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提出,将用三年时间完成恢复重建任务,重建资金总需求约为860亿元。
而与2008年汶川地震后以对口援建为主的重建方式不同,此次芦山重建的资金来源,除利用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外,还强调了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重建项目。
《总体规划》提出,“引导社会捐赠资金在规划框架下认建或承建恢复重建项目。通过企业和居民自筹资金、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筹措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市、县政府统筹优化财政资金使用,通过贴息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重建。”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陈丽娜,曾经对汶川地震灾区重建模式有深入研究,她在对比芦山灾后重建的资金来源后认为,芦山的区位优势、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等多个方面,比2008年更适宜于引入社会资金。
“芦山区位条件和汶川、北川地区不一样。”陈丽娜说,“芦山可借助靠近川藏线优势,吸引民间资金参与灾后重建、产业落地等”。
而北川目前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在于引进的产业无法在此生根,陈丽娜解释到,由于区域优势不明显,北川产业空心化很严重。而拥有区位优势的芦山灾区,则可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未来可吸引民间资金参与重建的首要因素。
此外,陈丽娜认为,2008年尚处于全球金融危机中,民间资金参与汶川地震重建的能力并不大,因此汶川重建更多的是强调对口援建和捐款。“而目前国内的情况是,在楼市和证券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民间有钱,但是没有好的项目,芦山重建恰好给了这些资金一个风险较低的投资机会”。
上述《总体规划》亦提出:“中央财政统筹现有各类资金,实行总量包干,分年安排,支持灾区恢复重建。分配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时,考虑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因素,适当增加对四川省的支持力度。四川省要通过调整支出结构集中财力用于灾后恢复重建”。四川经济界人士指出,这可能意味着今后四川地方债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从2009年至2012年末,四川的地方债务规模达到630亿元,排名继续四年居全国第一位。而由于有社会捐款以及对口援建,在630亿元地方债中,仅有88亿元投入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中。但上述四川经济界人士认为,在依靠政府财力为主要重建支撑的情况下,未来地方债在庐山重建中的投入比例将增大。
值得一提的是,该《总体规划》中提出“加强中央企业对灾区的支持,建立四川省内对口支援机制,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全方位、多层次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形成强大合力。”但对于四川省内对口支援机制的具体形式,该规划并未予以明确。
作者:李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