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破产对中国城镇化的警示
受访人
冯 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叶裕民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主任陈 耀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室主任
本报记者 赵海娟实 习 生 张倪
美国底特律于当地时间7月18日申请破产。这座
曾经辉煌的“汽车之都”、美国的第五大城市,如今却沦落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案主角。这座昔日让无数人向往的“美好城市”,如今竟成了美国“最悲惨的城市”。底特律到底发生了什么?底特律由盛而衰的失败经历对我国推进城镇化又有哪些启示?我国近年来出现的“鬼城”是否会成为中国式“底特律”?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特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主任叶裕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进行解读。
探因
中国经济时报:曾经享誉世界的“汽车之都”底特律如今已沦落到破产的境地,甚至被称为“鬼城”,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冯飞:从产业角度看,如果一座城市对于某一类产业依赖度过高,将会出现城市经济抗风险能力比较差的情况。底特律的问题就是对汽车产业依赖度太高,因此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
实际上,底特律汽车产业的发展在过去还是比较受全球推崇的,特别是汽车产业集群。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汽车业衰落,致使过于依赖汽车产业的底特律出现经济严重衰退、人口大量外流的现象。底特律高峰期人口将近200万人,现在只有70万人左右。
叶裕民:首先,我认为是底特律的经济发展模式有问题。一是,底特律产业结构单一,大企业为主,没有注重培育微小企业和多元化经济,承受危机能力弱。二是,底特律采用了以大企业为龙头、通过大规模修建办公楼、交通设施等来刺激增长的战略。这种大工业和基础设施先行的模式,政府耗费大量资本,一旦遇到经济危机,政府收入下降,无力偿还债务,直接导致破产。
其次,政府管理僵化导致经济与社会进入恶性循环。第一,经济危机时期导致失业增加,底特律失业率高达18.2%。此时,政府本应该调整管理模式,比如降低税收,减少危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冲击等。但是底特律政府没有与时俱进调整管理方式,导致人口大量外迁,人口规模急剧下降,甚至成为美国的“鬼城”。第二,经济衰退和人口外迁,导致税基萎缩,政府财政收入持续下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严重衰退,以至于警察和街灯这样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都匮乏,城市失去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犯罪猖獗,城市瘫痪,经济社会完全崩溃。
此外,政府财政管理不善、政府机构臃肿等,也是导致底特律破产的重要原因。
陈耀:底特律破产从表面上看是政府的财政危机,但根本原因是城市产业有问题。
一方面,底特律的产业结构单一,主要靠汽车产业发展。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都在这里。一旦一座城市的经济过度依赖于某个行业,而这个行业一旦出问题的话,这座城市就会出问题。美国汽车制造业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很大,三大汽车公司到现在还没有缓过劲儿来。城市发展虽然要突出专业特色,但专业特色不能过度。
另一方面,底特律是一个老工业基地,老工业基地被称作“锈蚀的一代”,行业的持续创新动力不足,结构老化,没有新一代产品出现。产业结构单一,又缺乏创新,城市经济自然缺乏可持续性。
城之论
启示
中国经济时报:底特律由盛而衰的教训对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哪些启示?如何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防止创造“底特律”?
冯飞:首先要注重产业发展和整个城市发展的关系,要强调城市的抗风险能力和实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推动产业化协调发展。在关注产业化集群的同时,还要考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如果地区经济对于某一个产业过于依赖的话,就会出现问题。特别是产业链波动性比较大的产业往往会出现问题。
其次,要重视负债。城市债务一定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要有约束机制。另外,美国有破产机制,而我们的城市没有破产机制的话,再无约束地不断增加债务,问题一旦出现,窟窿将相当大。
叶裕民:受底特律破产的启示,我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方面,城市需要多元化发展。一是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二是企业结构的多元化。一定要培育大量结构多样、经营灵活的微小企业,增加城市抗危机的弹性。中国需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利用市场力量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大力培育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
另一方面,城市需要彻底转变发展方式,地方政府必须有限举债。高债务是底特律破产的直接原因。当前中国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扩大城市面积,以合并行政区域的办法扩大城市人口规模,追求以大项目拉动经济简单增长,大规模举债搞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以发债和贷款等形式举债,还以BT形式大量向民间举债,少数城市债务率甚至高达 200%甚至300%以上,存在着严重的潜在危机。必须彻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由长期的外延增长真正转向提升发展质量。为此必须注重人力资本积累,提升人的创造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陈耀:任何城市推进城镇化都要有产业支撑。如果只是去搞城市建设,建了很多房子,但产业没有培育起来,缺乏就业岗位,人口就很难聚集起来。大中城市,经济结构要多元化,围绕支柱产业,实现适度多元发展,不能依赖于单一行业。
另外,要注意适时培育替代产业。特别是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些地方的产业发展到一定时候要不断培育新型产业,而不能只是在原有产业上做文章。
警醒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我国也存在若干“鬼城”,比如鄂尔多斯(6.24,-0.12,-1.89%)等城市,这些所谓的“鬼城”是否会成为中国式“底特律”?
冯飞:我认为,未来中国会否出现如底特律一般的“鬼城”,这主要取决于我国经济发展。当前,我国确实有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关系,出现了“鬼城”现象,也有可能成为中国式“底特律”,因此要时刻保持警惕。
叶裕民:我认为中国的“鬼城”与底特律有所不同。
第一,底特律辉煌之后陷入危机,人走楼空,犯罪猖獗,社会崩溃,城市瘫痪;中国的“鬼城”是政府运用权力融资,超越经济发展需要建设起来的具有城市空间形态的建筑集群,造成了财富和土地的巨大浪费。
第二,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以新城建设为名,大量举债,超越地方发展需要,建设了不同程度的空城和“鬼城”,由于没有形成相应的市场支撑,导致城市难以运转,如果经济长期得不到相应发展,可能引发政府的债务危机,甚至全国性的经济危机。
第三,中国需要持续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必须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和起点,以严肃法治为保障,以文化建设为导引,重建以公平、正义、诚信、包容为导向的社会秩序,建立地方政府官员、企业和居民个人的行为底线,全社会要敬畏自然,尊重规律,激发全社会13亿人的创造力和活力,这是避免中国式“底特律”的出现,保障中国发展和富强的可持续动力和能力。
陈耀:我认为中国的“鬼城”和底特律有本质的区别。底特律是上百年的老城,而我国很多“鬼城”是建立在新城上,是新城由于缺乏产业培育而形成的“鬼城”。
但两者也有共性的一点就是缺乏人气,人口集聚不够。其核心是产业发展培育不足,或没有持续创新,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比如鄂尔多斯,其产业很多只是资源型产业,现代新兴产业培育不够。在新城区建设上,特别要防止出现这种情况。新城区建设要把产业园区跟城市社区建设同步推进,不能单方面只搞城市建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