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赵缜言 实习记者 项晶
2013年复旦管理学院国际论坛昨日在上海开幕。来自政府、经济学界以及机构的管理人员围绕“转型中的中国企业持续创新”的话题进行了讨论。在发言中,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判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
邵宁:政府在
产业升
级上不能越位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昨日在发言中坦言,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行压力很大。
邵宁表示,过去的增长方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难以持续,这主要是因为以往过度的依靠低成本、国外技术来发展,而如今居民收入提高,已经不可能永远拥有低成本优势。除招工以外,最近能源、土地、环保成本都在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直接。
他说,在低成本优势难以为继的前提下,技术来源也已经出现问题。尤其是对于央企,购买国外技术越来越难。同时,新产业发展中也将遇到找不到新技术的难题。
邵宁表示,除技术来源以外,当前的挑战主要是制造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邵宁认为,政府在应对上,可以用好财政金融杠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手段,防止经济过度减速;动用一切资源和手段,促进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尤其是创新的体制和环境;处理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让该退出的落后产能尽快退出。
他强调,政府解决这些问题要从政策上优化产业升级的过程,而不是直接投资、上项目去实现产业升级,定位要准不能越位。
成思危:从GDP崇拜
到更关注劳动生产率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经济学家成思危表示,一定要把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崇拜转为对劳动生产率的崇拜。投资可以拉动GDP,可以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但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成思危说,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排名第二,但是劳动生产率还有很大差距。成思危表示,以每人每年创造的增加值作为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在世界十大农业生产国里,美国、日本、法国每人每年创造的增加值是3万至5万美元,而中国大约是300至500美元。这一水平如果不提高,很难实现现代化。
同时,在工业方面,我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德国的20%,美国的12.5%,甚至只是希腊的三分之一。
马蔚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是生死攸关挑战
前招商银行行长、现香港永隆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蔚华昨日表示,中国经济转型中一个重要的思路来自于银行的转型,而利率市场化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挑战。
马蔚华表示,如今银行体系外有一个越来越发达的金融市场,这主要包括股票、债券、信托、理财、民间借贷等,这些市场的产品有更接近于市场的利率,所以很多钱就从银行体系外流到金融市场,银行的存款增长幅度已较此前有所减少,从而也影响到贷款业务。
对于利率市场化挑战,马蔚华说,美国在1985年~1986年期间完成的利率完全市场化,但是从1986年到1990年5年间,每年都有200家左右的小银行倒闭;台湾当年在利率市场化曾经出现过整个银行业的亏损。所以中央很谨慎,按照路线图一步步进行,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但无论如何,利率市场化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是一个生命攸关的挑战。
此外,银行在支付领域中的融资中介和支付平台两大功能也面临挑战。“开始我还觉得有点异类,马云还老挑战我,后来我一想人家是有道理的,因为你所有的支付随着经济社会的庞大发展,银行肯定不是完全能适应的。他在网上、手机上直接支付更方便,这种挑战对于银行是必然发生的。”马蔚华说。
作者:赵缜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