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另类投资类别之一,对冲基金近年来将触角伸向了更为“另类”的领域。艺术品、体育球队甚至影视行业都不乏其资本运作的身影。其中,好莱坞电影投资以其超高回报率正 “吊足”拥有逐利天性的对冲基金经理人的胃口。
一位对冲基金经理这样说道:“如果你错过了美
国股市近几年的牛市,那么好莱坞电影能让你的资产回报率得到弥补。”
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资料显示,美国电影业在行业外寻找融资渠道已有近40年历史了,最早来到好莱坞冒险的一批外部资金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资金主要来自个人投资者。而从1995年起,证券市场上流行的组合投资理念被引入电影领域,行业外资金投入电影业的潮流再度兴起。
当时,大量的操作实例表明,如果将一笔资金分散投入到20~25部电影项目中,既能回避投资风险,又可保证一定比例的回报。因此,这股潮流贯穿于上世纪90年代后半叶,资金主要来自保险公司、退休基金等机构投资者。
而10年之后的2004年,第三批业外投资者也开始参与其中,领衔者就是来自华尔街的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其中,美林、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普罗维登斯资本(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Texas Pacific Group)和帝杰商业银行合伙公司(DLJ Merchant Banking Partners)就是最早的一批金融资本参与者。这类公司往往会发行一只电影基金,参与投资电影的制作。
“投资电影有利于资产配置的分散化。而且这类投资往往完全不受华尔街涨跌的影响。与其他资产类别极低的相关性让电影投资受到了对冲基金的欢迎。”一位对冲基金经理说。
有业内人士指出,不仅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对电影投资情有独钟,几乎所有耳熟能详的华尔街公司都有涉足,比如美林、德意志银行、高盛等。
数据显示,对于电影制造方而言,他们资金的25%来自银行贷款,而来自基金的融资则超过了50%。显然,金融资本已经成为了好莱坞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研究还显示,在每一笔电影投资中,投资者只需要提供一笔数额不高的资金,三年之后的平均回报率就可以达到50%~100%。而在这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如果电影获得观众认可,这笔投资还会获得DVD销售、原声带销售、付费电视和版权海外转让带来的稳定收入。
例如2009年最为卖座的一部喜剧电影《宿醉》(The Hangover),仅仅耗资3500万美元的资金就获得了2.42亿美元的票房。
个人投资者亦能参与
相比之下,一些独立电影投资的盈利则更为可观。《我盛大的希腊婚礼》(My Big Fat Greek Wedding)仅耗费近600万美元,就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3.69亿美元的总收益,回报率高达6150%。
高回报导致越来越多的基金疯狂进入,其中美国电影私募股权基金残局娱乐资本(Endgame Entertainment Capital)就是其中的典型。统计显示,其投资的120部电影总共获得48%的回报率。
除了直接募集资金之外,电影制造商也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募集资金。据美国媒体报道,一些电影公司还尝试在一部电影上映前一段时间将其在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供投资者押注电影票房的好坏。不过,这一做法最终被叫停。然而这并不阻碍电影投资向个人投资者开放。更有趣的是,如果你参与了其中的一项投资,而刚好这个影片获得高度认可,那么投资者将有可能与好莱坞明星亲密接触。
据了解,目前电影公司接受的个人投资者的最低投资额度为10万美元。
高回报意味着高风险
当然,一项具有超高回报率的投资同时也意味着极高的风险。
加州的一家金融顾问公司Lafayette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拉德(Andrew Rudd)就指出:“这是一项极高风险的投资。很多人在投资时都会寄希望于自己投资的电影是下一个《我盛大的希腊婚礼》或者《阿凡达》,但事实上这些极为成功的案例是少之又少。”
拉德还专门为对冲基金投资人开发了一个旨在找出潜在电影赢家的估值系统。“我认为,独立电影失败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我一般会建议我的顾客选择知名电影公司的电影进行投资。”
在拉德的电影估值系统中,他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剧本、导演过往的成功率、预算、主要演员的性别、知名度等。而拉德认为,尽管大牌演员将吸引观众,提高电影的成功系数,但是由于那些知名的演员会要求预付片酬,这也因此会限制投资者的回报率。
沃格尔资产管理公司(Vogel Capital Management)创始人哈尔·沃格尔就告诫那些即将前往好莱坞寻找机会的投资者:“你在投资时,最好不要仅仅押注一部电影,而是要投资一个电影的组合。而10个投资中,总会有几个是失败的。”.
有数据显示,在所有电影投资中,60%的电影都能获得大众的认可,并转换为利润。
(编辑:罗懿)
作者:张愎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