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欣欣 上海报道
“如果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成功并获得推广,将会使得整个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但这样的红利背后,将是中国政府在对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协定进行的具有挑战性的政策回应。”
说这话的是陈波,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研究 中心副主任,该中心主要为试验区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此前,陈波参与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研究。
打造符合世界贸易规则的经济火车头
《21世纪》:在您看来,中国选择在此时进行自由贸易区的试验,有怎样的国际背景?
陈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到现在其实还没有完全消除,各个国家贸易保护主义都会比较严重,因此这个时候区域性的贸易协定和自由的积极合作协定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不管是美国正在推动的TPP(泛太平洋自由贸易协定)还是亚太国家推动的REC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亚太国家的眼睛都在盯着中国,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他们最看重的是中国的反应,因为中国才是他们最大的贸易伙伴。
其实这些国家中有很多与中国遇到同样的问题,比如说中等收入陷阱、面临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高标准的限制等等。这些在TPP的谈判中都有所体现,所以其实他们也希望中国能够在这方面起到领导作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进,实际上是给世界发送了一个信号中国将不会以被动的姿态去加入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而是会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入甚至领导这个谈判。如果RECP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显然就是TPP的有效竞争者。TPP很有可能从美国完全主导到美国向其他国家妥协,这也是其他亚太国家非常希望看到的情况。不管RECP能否成功,至少也可以帮助中国在TPP的谈判中争得更多优势。
因此,这一次试验区的开放不光是商品贸易,还有金融业和服务业,也就是全面开放。并且开放区域的选择是中国的“经济首都”上海,这也表明了中国正在准备,并且可以开放市场。
中国的开放,是亚太地区国家翘首以待的事情,从目前世界各个区域发展的情况来看,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市场将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因此能够使全球走出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的,就是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能否有实质性的进展。
而亚太经济一体化又能够反向促进多哈回合谈判(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顺利进行。如果亚太的自由经济区和泛大西洋的自由经济区形成,剩下的国家再没有一个对他们有利的贸易协定,他们就将由于国际贸易中的转移效益而挤出,这时候多哈回合谈判也会变得更容易。
成功的自贸区使发展中国家获益更大
《21世纪》:从国家贸易的视角来看,这28平方公里的试验场能够给中国带来怎么样的好处?
陈波:我们来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绝不能只从28平方公里来看。它的意义绝对不仅局限在这个地方。我们要从非常大的背景和范围来看待这个事情。
自由贸易区通常都会对参与国带来比较大的经济上的好处。而按照过往的经验,发展中国家从中得到的益处要比发达国家要大。而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些过往比较成功的自贸区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得益。
但是这是从目前自由贸易试验区本身是看不到的,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个单方面的对外开放,自贸区本身对中国经济会不会有这么大的促进作用,我觉得用28平方公里还是很难一下子撬动960万平方公里。
但是你要看到的是,尽管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单方面的自由开放,没有与任何一个国家互惠的要求。中国是以它作为经济改革的试验田,而经济改革的试验田是一种深水改革。中国要想以市场机制引导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转型,而且要抓住这个时期,重点在开放上。而且我相信这个试验田不会让我们等太久,肯定是要迅速地展开。
《21世纪》:中国为了获得这些来自自由贸易的红利,将面临哪些挑战?
陈波:如果按照TPP的标准进行回应,中国的企业将要面临知识产权、产品质量、劳工、环境等多项标准的要求。而在政府层面,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会有更加规范和透明的操作要求。既然是试验,我们就要看看政府有没有能力在自由竞争的情况下有管理经济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而企业是否能够经受得起这种毫无保护的冲击。
虽然自贸区更欢迎产业资本进来,但是如果要进行开放,就要有开放资本项目、人民币国际化的准备,并且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外汇储备已经非常高水平,所以资本项目的开放是必须的。但是开放需要一步一步来,这其中,政府能否从此前的“管死”(即完全关闭资本项目)到“有效的管制”资本项目开放的过程中,这将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政策上面临的最大挑战。
作者:胡欣欣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