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这个七月,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大咖”们联袂奉献了一场土地盛宴。舆论一拥而上,与万科争论“拿没拿地王”的问题,但此时,一个关乎未来居住者健康的土地污染问题,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这个七月,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大咖”们联袂奉献了一场土地盛宴。舆论一拥而上,与万科争论“拿没拿地王”的问题,但此时,一个关乎未来居住者健康的土地污染问题,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对于购房者而言,万科这次做得并不如他们宣称的那么好。
被忽略的土壤环境评价
“在白云新城项目上,万科自始至终没有在官方公告中提及土壤污染隐患的问题。”作为一名购房者,王磊对《消费者报道》记者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铁道科学院的桥梁工程监理:“在一块前工业油库用地的上面建住宅,却没有像样的土壤污染评价,万科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哪里?”
这个刚被万科命名为“万科峯境”的白云新城项目预计将在今年四季度推出市场,而在此前,它被人关注的原因,大多源于它的地块背景:前白云机场(5.98,0.01,0.17%)新储油库用地。
在万科白云新城项目仅有的两份《环境影响评价征求公众意见的公告》(以下称“公告”)中,王磊却没有看到他最关心的土壤影响评价内容。这两份公告分别在去年6月13日和7月17日由广州万科与环评公司联合发布。“第一次公告可以忽略不计,都是程序上的内容;第二次公告则只有施工期和运营期间的评价,只字未提土壤环境影响”。
土壤潜在污染到底会对居住者产生怎样的影响?万科“千亿计划”(注:2012年万科耗资亿元选派千名员工前往日本研修的计划)学习的对象——日本土壤治理与修复专家铃木喜计先生给了《消费者报道》一种解释:“航空油料的可能污染物有含苯类化合物和含铅类化合物。对于居住者而言,前者有致白血病的危险,后者则有致癌的可能”。
征求意见公告的猫腻
对于未在公告中提及土壤环境评价的问题,负责项目环评的广州环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岭东对《消费者报道》记者解释说:“土壤污染评价我们是有的,因为公告只有一张纸,所以只能按照常规写进一些内容”。他同时强调称,记者随时可以向他们索取包含土壤评价的报告简本;而截至发稿时,万科广州公司对记者的采访并没有回复。
不过,王磊并不认同这样的解释:“土地如果真有污染,关系到居住者未来几十年的健康问题,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另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两份征求意见公告仅仅出现在一个环评公司的网站上,并没有向购房者广而告之。
“科学地说,历史上曾是航空油库的地块不一定就有污染,但对此不经过系统的调查评估并告知公众,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美国华人环境协会执委袁忻对《消费者报道》表示。随着广州“三旧改造”工作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地块流转为住宅用地,最近的例子是,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的昊天化工厂、广州电池厂地块。这些被学界称为“棕色地块”的潜在污染,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土壤环境评价甚至进入修复程序来排除污染隐患。
“很忽悠人”的环评报告
记者获得的环评报告简本(以下简称“报告”)暴露了万科更多的问题,在这218109个字的环评报告简本中,涉及土壤环境评价的内容仅有269个字。
这份报告给出了一个“储油期间未发生过油品泄漏事件”的简单评价结论,这是否能说明这块地是安全的?“没发生过泄漏事件并不能说明没有跑冒滴漏的现象存在,而且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也没有提及和测定。”在看过这份环评报告后,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对《消费者报道》记者表示,“初步看来,这份环评很忽悠人。”
报告称,建设单位委托质检中心对项目内土壤中氡浓度采样分析,土壤中的氡浓度小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要求。“地块用途涉及建筑,分析一下是可以的,但拿《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代替土壤检测就很搞笑了”陈能场说。而记者查阅《规范》内容发现,总则中认定的《规范》适用范围仅为新建、在建的室内污染控制。
在上海康烨环保技术副总王湘徽看来,这份报告有更深的问题。他对《消费者报道》表示:“油库地块的主要污染物是苯类物和多环芳烃,环评公司却去检测氡含量,这是有意的避重就轻”。
此前环保部曾公开发文,要求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单位公开污染源八大类内容,身在美国底特律的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当时在微博上转发并评论道:“透明度,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
这次万科的做法,却恰恰罔顾了“透明”二字,给购房者空留下一份并不靠谱的环评报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