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小概率的管道污染事件,使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在华多年深耕的努力曝光:2008年三聚氰胺危机爆发前,进口奶粉占中国市场份额的30%左右,三聚氰胺后5年,国内乳制品70%以上的原料粉都由恒天然供给。恒天然对中国乳业的渗透程度可见一斑。
讽刺的
是,恒天然在2008年正是三鹿奶粉的大股东。危机之后,它不但没有倒下去,反而有更多的中国客户找上门来。表面来看,似乎中国的乳企没什么上进心——做奶粉的要进口奶源,与做汽车的要进口发动机有什么区别?辛辛苦苦忙半天就是挣个加工费,是人家的零头。而且,在国外乳企的步步紧逼之下,国产奶粉丢城失地,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70%一路降到现在的不足40%。
更严酷的是,这40%还只是个全国平均数。国产奶粉在一线城市的市场占有率仅有可怜的2%,其绝大多数产品在二三四线城市才有立锥之地。进不了市中心,只能在“城乡结合部”混,国产奶粉连零头也不好挣了。
但奶源终归不是汽车发动机,虽有技术壁垒,却不致于不可跨越。国内多有乳企做过“自给自足”的尝试和努力:2011年,蒙牛在湖北通山县投资4亿建立万头奶牛牧场;同年,伊利在湖北黄冈投资4亿建立2个5000头规模的示范牧场;2012年年初,光明乳业投资1.3亿元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建起了华中地区“最豪华”的牧场。此外,飞鹤乳业也从2007年起陆续建起了数个万头生态牧场。
与传统的农户收奶、集中榨奶相比,牧场奶有着企业标准化生产的控制优势,但自建牧场并不意味着奶源的万事大吉。近年来的牧场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雀巢黑龙江牧场克扣奶农、手工挤奶,以及许多乳企的自建牧场污染问题也时常见诸报端。
此外,国内自然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客观不可控因素使得自建牧场的效果大打折扣。
除了在国内自建草场,国内乳企和饮料公司为了寻找安全奶源,还有另外几条路可供选择:购买国外草场、购买进口奶粉、购买国外乳产品公司。
购买国外草场方面,去年,上海鹏欣集完成了对新西兰16 个牧场的整体收购,成为近年中国企业最显赫的一次牧场出海投资。在此之前,中投公司已就澳大利亚最大牧场集资一事向澳方咨询;娃哈哈、蒙牛等本地乳企也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投资方。
购买乳产品公司方面,2010年,光明乳业收购了新西兰奶粉生产与加工制造商新莱特(Synlait Milk Limited公)司约51%股权,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无独有偶,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与法国索迪亚集团 (Sodiaal)签署协议,斥资7亿元在法国西北部新建奶粉加工厂,生产婴儿配方奶粉和相关原料加工等。
此次恒天然事件中“中枪”的娃哈哈也早在2010年推出了高端奶粉产品“爱迪生”;其奶源来自荷兰,在瑞士装罐后直接运到国内来销售。实际上,已有越来越多的中资乳企在海外注册商标,或借道“纯贴牌”进口产品反攻国内市场。据统计,采取类似方式反扑国内奶粉市场的中资“洋奶粉”品牌不下50个。
一位恒天然的高管曾在2012年踌躇满志地对一位记者说,未来十年中国的乳制品消费市场空间将达700亿美元,恒天然要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实际上,这一巨额数字刺激的不只有外资乳企,国内乳制品生产企业也各显神通,力争分得一杯羹。
可惜,在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丧失殆尽,进口奶粉又遭逢重击的当下,国产奶粉似乎“进退失据”。在国内建牧场,消费者不肯接受,出国建牧场或者贴牌生产,消费者还是怀疑目光。在仅剩下的40%的市场份额中,国产奶粉看到的只有迷茫。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