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多地曝出纠纷 房企再融资渐放开"> |
中新网8月10日电(房产频道 张玉玺)受再融资开闸消息影响,地产股在本周逆势翻红。多家上市房企抛再融资预案,大有“闯关失败”后卷土重来之势。而国内龙头房企万科,近期在多地曝出质量纠纷,备受信任危机困扰。
此外,随着房价 的居高不下,一些行业弊端再被媒体曝出;《人民日报》指出,调控10年房价涨10倍,政策不宜“一刀切”;央视爆料,上海一空置地块18年价格涨一百多倍;广东河源曝出超标保障房,被指专供为“市直单位”。
8月5日 人民日报:楼市调控10年房价涨10倍 因政策一刀切
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再度呈现火热之势,但是不同城市间市场冷热不均的状况也很明显:一二线城市供不应求,不仅房地产企业之间的激烈争夺使得“地王”频出,而且部分热点区域楼盘再次出现“日光盘”现象;而三四线城市销量则明显滞后,库存高企,房价上涨速度趋缓。
房价的不断上涨,也使得市场对不断加码的楼市调控政策的效果产生了质疑。近日有媒体统计,从2003年至今的10年时间里,管理层出台房地产相关的宏观政策达43次,房价也随之上涨超过10倍。
显然,调控政策并没有击中导致房价上涨的根源。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对于楼盘入市价格的控制的确能够在短期内抑制房价的大幅上涨,但是限价政策必然会导致供应出现问题。长期来看,调控房价最终需要增加供应。
由于楼市在不同城市之间出现分化,因此再采用“一刀切”的全国统一调控政策就很难奏效。调控政策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相应做出更有针对性更精准的调整。
8月6日 中新网:万科多地楼盘被曝质量纠纷 口碑溢价困扰品牌房企
近期,中新网房产频道曾对业主投诉烟台万科、无锡万科楼盘质量问题进行了相关报道,在昨天的回访中业主表示,双方尚未就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达成和解。
据了解,无锡万科信成道项目质量问题并非个例,近段时间以来,包括万科、远洋、中海、保利等品牌房企频频曝出住房质量问题。刚刚过去的两三个月时间里,仅万科一家就先后在北京、宁波、无锡等地曝出楼盘质量问题,万科等品牌一度受到购房者的质疑。一直以来,品牌房企开发的楼盘倍受购房者青睐,然而频频出现的住房质量问题,也越来越让购房者对品牌房企产生信任危机。
7月中上旬,秦女士曾向中新网房产频道打来投诉电话,称其在无锡万科信成道购买的住房存在精装修质量不过关、室内空气质量不达标、空调机位占据阳台空间等一系列问题,因而拒绝收房。此后,无锡万科信成道开发商就相关问题两次做出回复,表示如有住房质量问题业主可向公司反映报修。
在记者对业主秦女士的回访中了解,她家已经收房,但是双方并未就相关问题达成和解。秦女士说,“内部的小问题基本都整改了,但是像门缝大、厨房操作台下无支撑、空调机位占据阳台空间等问题都是没有改的。”秦女士说:“总归觉得万科是大品牌,值得信赖,现在掉进深坑,上不来呀……”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对中新网房产频道表示:“任何商品,出现个别质量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相对来说,大型品牌房企的建筑质量相对会更好一些,从购房者角度来说,大型房企的品牌效应也意味着他们会更积极主动的解决和处理问题,品牌房企在吸引购房者上是存在一定口碑溢价的,遇到质量问题的维权意识也更强一些。”
8月7日 经济参考报:广东河源曝超标保障房 被指专供“市直单位”
户型三房两厅,建筑面积超110平方米,小区配有地下车库……购房对象仅锁定“市直单位”员工,广东省河源市近日曝出超标保障房乱象重重。日前,广东省河源市群众投诉,河源的文昌“经适房”项目规定“限购”,要买,必须是“市直单位”干部。
原本理应保障符合条件困难群众的保障房,缘何变成了专供市直单位的“官适房”?河源市政府住房解困办公室向“新华视点”记者如此解释:河源市的保障房分7个建设主体,分别是市直单位和下辖的5县1区。市政府单独为市直单位干部职工安排了专门的经适房项目—文昌经适房“其他市民的住房困难由区县解决”。
为了遏制部分地区保障房越建越大的问题,真正让中低收入者买得起,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
而河源市文昌经适房项目共583套,建筑面积已经超过110平方米,接近国家规定上限的近一倍。河源市政府表示,建大一点是考虑当地家庭很多“三代同堂”的民情,属于地方的探索。“使用面积”超出60平方米的部分,按市场价出售,这样做“不应该算违规”。
“面积超标”四个不显眼的抽象字眼,内藏玄机。这样一变通,通过门槛设限,经适房变成了“福利房”:河源市政府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建设任务,市直单位干部职工享受了经适房的优惠价格,通过混淆国家规定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的界限,又满足了住大房子的欲望,买卖双方看上去还“不违规”,真可谓多赢。
8月8日 中国证券报:房地产再融资渐趋放开 闯关失败房企卷土重来
在新湖中宝、宋都股份相继公布再融资预案之后,上市房企似乎又要迈进再融资“激情燃烧的岁月”。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再融资已事实性放开,那些在过去三年房地产再融资的通道关闭期间抛出过再融资方案的房企将会卷土重来。
2010年初,为配合房地产调控政策,上市房企再融资被阻断。三年多来,一直有房企与主管部门沟通,希望开放再融资,且不少房企曾抛出再融资方案试探监管层的意图。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已有40家上市房企抛出再融资计划,其中30家公司被迫停止实施,这些公司绝大部分集中在2010年推出方案,总融资规模接近745亿元。
“这些曾经抛出过再融资方案但闯关失败的房企,应该会卷土重来。因为在调控最严厉的时期它们都没有愿意尝试和争取,尽管彼时获批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如今,遇到这样重大的政策利好,他们当然不会放过机会。有的房企会把原来的方案修改后再次申请,有的可能会根据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推出新的再融资方案。”亚太城市房地产协会会长谢逸枫分析认为。
8月9日 央视:上海地块空置18年价格涨一百多倍 或成天价地王
最近几天上海市房地产市场炒的最热的上海徐家汇中心地块,这个地块刚刚开始预申请,他的价格就达到了总价175亿,目前是排在上海最贵的地块之首。
根据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公告显示,徐汇区“徐家汇中心项目”地块95年就曾入市交易,目前重新开始接受预申请,起始总价高达175.26亿元,该地块位于徐家汇城市副中心核心,总出让面积达99188.8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58.42万平方米,起始楼面价约为3万元/平方米。这个项目的体量相当于目前徐家汇商圈所有已建成商业办公面积的总和。现在这幅地块已引起多家地产巨头的兴趣,有望成为今年的全国总价地王。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该地块总价太高,开发难度很大,因此也不排除无人申购的可能。
尚未竞拍,“徐家汇中心项目”就已经成为上海史上总价地王,或许还将成为今年全国总价地王。然而就是这么一块炙手可热的核心地块,在过去的十八年中却几易其主,上演了一出“地王魔咒”。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徐家汇中心项目地块最早在1995年由韩国大宇公司获得,计划打造浦西最高楼。但进入市场运作后,由于资金问题迟迟未能得到开发。随后,1998年席卷而来的金融危机令大宇公司陷入资金困境,项目就此搁置。2004年2月20日,顶新国际与上海大宇签署了90%股权转让协议,地王首次易手。然而仅仅一年后,徐汇区政府就将土地收回,并以股权转让形式将部分开发权交给上海实业城市开发集团。该集团原计划投资250亿至300亿元,打造浦西第一高楼,但项目始终未正式启动。直到今年5月19日,徐汇区规土局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再次从上海实业城市开发集团手中收回了该幅地块。十八年间,这一地块的土地价格已从当年首次易手的近1.2亿美元,涨到了现在的175.26亿元人民币。(中新网房产频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