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各项经济数据密集公布,7月CPI、PPI增速都符合市场预期,进出口增速则由6月的负增长双双转正,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增加值以及社会零售品消费额等与经济增速高度相关的指标依旧疲弱,加之地方债务审计引发的高负债担忧,8月很可能成为一个政策的临界点。多重因素共振下,不排除资金进行“底牌”博弈。因此,与宏观政策预期关联度较高的周期型品种将迎来阶段性修正机会。
股市的“底线”博弈
综合观察7月经济数据,实体经济仍处于一个持续疲弱的状态。7月CPI与6月持平,而PPI同比下降2.3%,连续17个月负增长,反映的是总需求疲弱和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短期内尚无法改观。但7月的工业增加值比6月加快0.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加快1.58个百分点,7月PMI超出市场预期,配合政策对于地产股再融资的有条件放开,可以看出“底线管理”已经逐步开始。
仔细分析7月以来的一系列政策导向,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地产行业的态度略有变化,主在稳预期,政策对待地产的态度会更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而并不想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关于稳增长基调的又一具体落实措施,只是表现形式由过去的“大包大揽”过渡为引入民间资本。上述态度的转变都是一种“底线管理”下的结构性维稳,相比6月末的缄默观察期,经济“底线”处政策稳定的基调更为明显。
我们认为,7月以来上游资源品价格上涨导致部分行业出现阶段性补库存,以及稳增长政策频出背景下预期发生改善,二者形成共振是导致7月经济数据超季节性反弹的主要原因。但仍然不能够据此判定经济已经企稳回升,需要等待其他经济数据的进一步验证。若考虑到地方债务这一潜在风险点,未来“底线管理”的力度有望维持,这种在经济“底线”附近的正向操作或成为年内的一种“长效机制”。
虽然从实际数据而言,尚难看到周期逆转的信号,但从预期博弈的角度而言,之前对于政策导向和经济走势持有观望态度的资金,基本对于下限形成一个共识。一旦这种对于周期下限的共识清晰后,与此相关的上游资源等周期品种股价会有个主动修正的过程,这从本周五A股的以黄金、稀土为代表的资源类品种集体异动中便可窥出端倪。
海外忧虑阶段性消除
6月底市场对于QE退出预期的升温是导致权重板块集体杀跌的导火索之一,在钱荒阴影逐步散去的同时,海外忧虑在8月也有望阶段性消除。
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显示,年底退出QE可能性最大,但与前几次的最大不同就是关于通胀。会议提出通胀一直略低于委员会的较长期目标水准,部分反映出暂时性影响,不过较长期通胀预期保持稳定。从会议的表态来看,9月份退出QE的可能性下降,12月份退出的可能性最大。与此同时,美元指数自7月8日创出84.75的年内新高后,一路快速下跌至80一线,A股中稀土板块股价自7月以来涨幅普遍在30%,与其说是基本面和价格的企稳,不如说是游资对于QE退出忧虑缓解后的报复性炒作。至少在三季度,不用过于担忧热钱回流等QE衍生因素带来的冲击。
改革仍是主线
今年小盘股的市梦率很大程度是出于对结构性改革的红利透支,抑或是成长预期下的估值透支,其触发因素是改革。随着透支基本完成,未来改革将以另一种形式引导市场—传统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横向并购等符合改革逻辑的超跌行业将有估值提升的机会。
从政策导向上来看,最近政府性债务审计将全面开展,说明中央政府对于地方债务问题确实担忧比较多,启动全面审计的触发因素在于前期底特律城市破产事件以及媒体对于江苏省债务问题的讨论,审计行动对于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有待观察。
因此,可以将传统行业中确定性大的板块作为主要关注方向。在经济底线附近,更容易拉动经济且重复建设消耗少的行业,如高铁产业链、网络信息消费等倚重的4G通讯,以及金融大洗牌下具有创新和经营灵活的部分股份制银行、受益金融深化的券商和期货等,在8月都有预期修复的机会。上述行业虽然多为传统行业,但分别对应着城镇化、信息化和金融创新等改革前线,加之股价被淹没在小盘股盛宴中,一旦小盘股行情有所退潮,此类品种都有阶段性浮出水面的机会。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