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13日电(记者 陈康亮)就大宗商品市场而言,尽管中国目前尚不具备真正的定价权,但其影响却有目共睹。有迹象表明,近期中国宏观经济的企稳向好,助推大宗商品市场呈多头“小时代”,涨势抢眼。但此间分析人士亦表示,后市不宜过分乐观。
中国海关总署8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中国进口1.0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大幅超市场预期。仔细观察进口结构,大宗商品进口是其主要构成。原油、铜、铁矿石和大豆进口环比均大幅上涨,其中原油、铁矿石进口均创出历史新高,铜进口亦创近14个月新高。
对此,申银万国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铜、铁矿石等资源产品的进口量大幅增加,一定程度上表明国内企业趁着价格低迷,大量抄底国际大宗商品,积极为后续稳增长措施备战。
中国需求的支撑拉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8月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期铜主力合约价格已累计涨逾3%,逼近8周高点;金属锡的期货价格亦接近4个月高点;原油期货9日大幅反弹,结束“五连跌”的颓势。值得关注的还有反映国际整体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重要指数CRB指数,一改此前跌势,于8日强势反弹,截至12日已累计上涨近2%。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亦传导至国内市场。12日,国内商品期市全线上涨。其中,工业期货表现尤为抢眼,当天焦煤、焦炭期货联袂涨停,螺纹钢、沪铜亦涨幅靠前,并带动当天的A股市场上演“煤飞色舞”行情。截至收盘,煤炭、有色金属等板块领涨A股,分别暴涨7.0%和4.22%。
国内知名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受困于国际经济复苏不确定以及全球大宗商品消费大国中国的经济增长降速等情况,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近期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强,除了中国外贸数据的直接“拉动作用”外,中国宏观经济的好转亦使得部分投资者开始恢复信心。
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7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7%,比6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创近5个月来新高。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等专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单独一个月数据的向好尚不足以支撑经济增速将大幅反弹的判断,但从总的特征看,中国经济已显现出稳中趋升态势,GDP增速有望在三季度止跌回升。
针对未来的走势,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方俊锋提醒投资者不宜过分乐观。方俊锋对中新社记者指出,临近9月份,市场的关注点将向美国经济转移,特别是“美联储很可能将在9月份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计划,收紧流动性”。
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上周,包括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在内的四位美联储官员均表态,9月美联储或将缩减购债规模;加上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第二任任期将于2014年1月到期,9月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的预期再次升温。“无疑届时大宗商品将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方俊锋说。
刘心田则指出,就大周期而言,此前大宗商品连涨10年的“大时代”已不复存在,特别是考虑到整体增量需求的不足,资金亦有向其他风险资产转移的趋势,目前高位运行的大宗商品面临调整压力。预计三季度或有小幅回升,但就全年而言,整体价格进一步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