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王丹 上海报道
“一日惊魂!”
以此来形容8月16日光大证券在A股市场上制造的“乌龙指”事件并不为过。目前,虽然还存在着多个疑点,但在监管部门调查中,该事件的来龙去脉已基本厘清。
不得不说,此次的“乌龙指”事件影响巨大,据记者了解,风控相对薄 弱的私募机构感受尤其明显。一方面,因被虚假行情误导而无辜亏损;另一方面,痛定思痛,不少投资者对推崇量化投资的私募和做股指的私募产生了“心理裂痕”。
遭遇黑天鹅理赔难
“8月15日晚间得知消息,国泰君安获批进入央行交易系统,很多券商也发布投资策略建议关注券商股。在衡量了券商股估值、创新理念等各方面后,我选择了光大证券(601788.SH)。8月16日上午,我分别于11.29元买入了1万股,并随后在11.19元又买入了2万股,合计动用资金不到34万元。”
“当时本想试探着建仓,没想到的是,上午11点05分左右,光大证券突然火箭上冲,股价从11.2元左右一下子拉高到12.1元,上涨了近7个百分点。还以为是自己交易软件出了毛病,敲了好几下回车,才确认是真的。而几乎同时,其他券商股、银行股、保险股等也直线上涨,第一感觉就是可能有金融股或蓝筹股的重大利好出台,于是在11.59元的价位再度买入了3万股。”
8月19日,上海一家小型阳光私募负责人赵新(化名)向记者讲述了8月16日买入光大证券的经历。他说,目前来看账面还是盈利的,但现在光大证券已经停牌,复牌后走势不容乐观,即使是一个跌停板,他也得亏损3万多元。
“好在买得不多,但亏得冤枉。撞上了"黑天鹅",被光大证券涮了一把。”赵新自嘲道。
据光大证券公告,8月20日,该股即可复牌交易。公司在自查报告中称,按照8月16日收盘价,此次乌龙指事件给光大证券造成的损失约为1.94亿元。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光大证券的最终损失远不止这些,品牌打击、监管部门处罚等,都会对光大证券股价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8月16日晚间,南方、泰达宏利、申万菱信等基金公司都已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光大证券股票估值下调了一个跌停板。
“一个跌停可能不够。”分析师褚雷表示。他认为,8月19日其他券商股的表现就已做出示范:18只在交易的券商股悉数尽墨,板块整体逆市下跌逾2.4%,领跌两市。
“此次事件衍生出来"黑天鹅"的股票不只光大证券一只,还有其他券商股,以及恒生电子(600570,SH)、卫宁软件(300253,SZ)等主营金融交易系统软件的个股、疑似光大证券自营盘的持股等。”赵新说。
遗憾的是,多位法律界人士表示,因遭遇“黑天鹅”而亏损的投资者索赔并不容易,需要看监管部门的后续认定。如果证监会认定光大证券在该事件中存在违规行为并做出行政处罚,权益受损的投资者可以依据《证券法》索赔损失。
无辜被平仓引质疑
上周末,有私募人士爆料说,某家基金公司一个做股指的专户被强制平仓了。说该专户净值本来就已逼近止损线,结果光大证券的“乌龙指”导致股指突然短时间大幅冲高,于是止损线被触碰,专户提前结束了“生命”。
至目前为止,尚无基金公司愿意承认自家专户遭平仓。不过,记者从基金人士处了解到,这种也并非不可能,只是基金专户不需要即时公布净值,而基金公司也不愿意“揭丑”,再加上平仓的专户一定长期以来业绩不好,因此不容易被察觉。
“其实,出现强制平仓可能性最大的是私募机构,特别是非阳光私募,他们的风控较弱。”上海一家大型第三方理财机构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她说,目前尚未听说有阳光私募爆仓的,不过确已听说多家非阳光私募遭强制平仓了,这些私募单边做空股指,触碰了止损线,有的私募一直以来就是高频交易股指期货,因光大证券“乌龙指”,期指市场也突然出现异动,它们应对不及时。
某大型券商江苏分公司量化对冲小组的一位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听说不少私募因光大证券的“乌龙指”而遭受损失。有的私募机构因当日早盘打入的空单较满,行情异动之后,保证金没有及时补充或没敢补充,因此被动平仓。
此外,他还说,近一年多来,量化投资在私募中颇为盛行,在深圳、广州等地,一些私募非常喜欢搞高频交易量化投资,他们认为量化投资是对冲基金的主趋势。而在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中,不同的量化投资策略带来的结果也不同。
据他了解,有的私募原来通过阿尔法量化策略大面积选择了小盘股,但8月16日,因光大证券大量买入大盘蓝筹股,导致量化程序数据失真,小盘股“报警”,操盘手便将这些小盘股“割肉”卖掉,之后才发现是被“耍”了一把。
该负责人认为,其实,国内不少量化私募都对量化对冲的风险控制不足,更缺少这方面的人才。量化或对冲只是对交易工具或手法的选择和使用,背后离不开管理者对宏观、行业和市场的深刻解读。此次,光大证券事件让本就发展不顺的量化投资再度被视为“洪水猛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阻碍资本市场创新。
作者:王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