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究竟一辆车或某一类产品的价格多少才是“合适”的?只有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才能得出答案。也许,以此次反垄断调查为契机,推动市场充分竞争,比让车商降价更为重要。
境外售价折合人民币30余万的路虎汽车到了境内摇身一变售价高达118万,对此,有关部门表示,已对进口汽车展开反垄断调查。
暴利的背后是否存在垄断,还有待相关部门的调查。抛开这些,当我们发现价格存在暴利空间的时候,更值得关注的或许是有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暴利空间。
不可否认,汽车在境内不仅发挥着代步工具的作用,身份、地位、面子等都是我们附加在这个交通工具上的符号。几次车展限量版布加迪都以数千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而该类型车在境外售价也只在200万欧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600多万元)。这就是为什么境外的富豪很少用汽车去炫耀财富,因为当地售价再贵的汽车能够拥有的群体数量都远高于国内。换句话说,如果汽车进入一个中产阶层普遍可以接受的价格时,我们的富人也不会继续“比拼”座驾。这或许就是一些人评论进口车在国内热销是因为“人傻钱多”的原因。
不仅仅是消费者攀比的心理影响了进口汽车的定价机制,进口汽车公司或许是因为消费习惯的差异,形成了目前这种定价机制。举个简单例子:如果每年卖给同一个人一辆车,每年赚10%,那么十年将赚取100%;但如果十年卖给一个人一辆车,那么即使获得60%—70%的收益,获利仍然少于消费周期更短的客户群。相比欧美等市场,国内市场的消费周期较长,这对于车企而言也是一项隐性成本,是汽车企业给出差异化定价的一个原因。
但这并非进口汽车定价高的主要原因,其决定性因素还在于国内的市场环境。
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潜能,率先占据市场将为企业带来长久而稳定的收益,这一点从奥迪身上就能够充分体现。于是乎境外汽车厂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国内加大广告投放,吸引更多的4S店加盟,这些隐性成本实际上大部分都要加在车价里由消费者埋单。
此外,由于国内的消费者缺乏对产品足够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涨”了价格。这不仅仅存在于汽车消费,其他产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例如:我们愿意用更多的钱买进口牛奶,因为对境内产品的品质担忧。同样道理,部分消费者愿意用更多钱去购买进口汽车,因为相信它的质量一定比国内生产的汽车更好,更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判断虽然不能说一定是错的,但都是模糊判断。
究竟一辆车或某一类产品的价格多少才是“合适”的?只有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才能得出答案。因此,在调查车企是否存在垄断现象的同时,也需要认真思考一下,构成垄断和高价的原因有哪些。也许,以此次反垄断调查为契机,推动市场充分竞争,比让车商降价更为重要。
温晓东(财经评论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