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锦
由于奶源供给趋紧,国内生鲜乳价格继续上涨,同比涨幅超过一成,并直接促使伊利、蒙牛等乳企上调部分纯牛奶价格。
业界认为,成本上涨只是乳企涨价的诱因,在有了一定品牌积累的基础上,乳企正借机实现战略转型,以摆脱以往价格战的局面,液态奶不赚
钱的时代或将结束。
部分液奶提价
蒙牛相关人士确认了部分产品涨价的消息,但表示,目前并没有大范围价格调整的计划,仅是个别产品的价格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其中,北京市场自8月1日起,特仑苏的价格从59元/箱涨至62元/箱,涨幅在5%左右。
接近伊利股份的人士也称,伊利确实有涨价,且不分区域,不过,只针对纯牛奶产品,包括金典奶、舒化奶等。
但三元股份则明确表示近期没有调价计划。该负责人称,由于原料奶价格上升,三元也面临成本上涨压力,但公司将通过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细化管理、降低损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发高附加值和功能性新产品等措施化解成本压力。
事实上,奶源紧张、奶价高,一直是国内乳制品行业面临的突出矛盾。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曾表示,中国已进入世界高奶价行列,生鲜乳价格远远高于欧盟、荷兰、美国等。
据农业部统计,生鲜乳价格自2012年9月份开始出现稳中略涨,至今年7月底,10个奶牛主产省(区)平均价格约为3.55元/公斤,较上年9月初上涨9.5%。农业部8月21日发布的数据也显示,8月份第2周(采集日为8月14日)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3.60元/公斤,比上周上涨0.3%,同比上涨10.1%。
宏源证券分析师苏青青表示,此轮液态奶的上涨目前来看还仅局限在部分市场的部分产品上,是否会向更大范围进行延伸,仍有待进一步观察。从生产成本看,近期原奶价格持续上涨,企业的成本压力不断上升,蒙牛等巨头局部提价或是试水市场反应,如若市场对于提价的消化比较顺畅,则乳企或将通过提价应对原奶上涨,保持利润水平。
农业部此前也表示,受奶源供给趋紧影响,预计国内生鲜乳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且仍有小幅上涨的可能。
推动战略转型
乳业专家雷永军则认为,奶源、原材料,以及国家政策等,应该只是乳企涨价的诱因,这次涨价的最根本原因不是原料涨价等推动,而是战略转型推动,“液态奶不赚钱的时代,要通过这次转型彻底甩到太平洋了。”
2012年,伊利股份液体乳产品的毛利率为28.14%,远低于奶粉39.49%的毛利率和冷饮产品32.27%的毛利率。
另一位业内人士同样指出,这次乳企价格调整与以往不同,以往液态奶行业领导者涨价大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而这次率先调整价格,应该是品牌积累足够支撑市场竞争,因此摆脱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向高层次的品牌战略上转型。
一家乳制品企业人士也坦承,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各乳企也在寻求差异化竞争,而企业对于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投入通常会比较大,这些针对特定人群的有差异化的产品相对也会有一定溢价。
据了解,蒙牛、伊利的高端液态奶产品在其销售额大盘中的贡献率逐渐上升,特仑苏、金典、舒化奶等产品的市场份额也逐渐提升,在高端乳品市场已经享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