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专稿】记者 王熙喜
9月5日14点,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微博刚刚更正此前所发的报道,称中国将允许上海自贸区内人民币自由兑换,而非此前报道的“ 中国或将允许上海自贸区内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教授此前撰文称,人民币的资本项下可兑换,一直是中国今年金融体制改革里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很多国际人士都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规模,全球性影响也日益增强。人民币进行进一步国际化的时机因此也已经成熟。人民币自由兑换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金融风险的规避,也不失为推动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非常充分的理由。
但过去几十年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在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来资本流动造成的风险,也清晰地呈现给中国政府。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人民币即使在深圳前海这样的改革试验区里,也还没有达到自由兑换的原因。
中国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8月13日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人民币国际化:使命召唤还是刀锋之舞》中也做了阐述。目前中国学者之间形成僵局,谁也没有说服谁。
支持理由主要两条—货币竞争和倒逼改革,反对理由也主要是两条—资本套利和资本外逃,都有道理。
中心货币超发的外溢性使得中国和其它新兴经济体受到长期的不利冲击而日益被动,这包括原材料成本上涨、经常账户差额逆转、汇率急剧波动、国际资本冲击等。如果人民币国际化,则可以适当导出人民币(以及外汇储备),同时挤压其他货币的滥发和操纵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是使命的召唤,是一项国家战略。它是对高烈度货币竞争形势的正面回应,中国需要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手段提高自身在货币竞争烈度日益提升的国际金融中的主动性,是力图重塑国际货币金融次序,扭转被动局面的一次主动进攻。
本质上说,金融的自由化是推动要素价格定价机制的改革,利率、汇率就是其中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部分。这两个关键参数的变化,将颠覆中国的传统增长模式,因为要素不再廉价,总成本领先和纯价格竞争战略可能彻底被抛弃。
而反面意见则认为,最糟糕的情形往往是,某一阶段外部的廉价热钱想进来,另一阶段内部已经获利丰厚的资本想逃走,前者导致汇率升值,后者导致汇率贬值,这就会左右挨耳光,在汇率的剧烈起伏波动中,国民的财富被一次又一次的轮番洗劫。其实虽然已经有资本进出造成的影响了,但资本账户管制就如同征收托宾税一样,多少增加了他们进出的成本。
在经济学家理论的交锋之外进行实践探索,意义重大不言而喻。所以上海的试验就尤为难能可贵。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