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桂衍民
受“463号文”限制的地方基建项目不得不转移阵地,这次它们看中了券商通道。
证券时报记者发现,在最新披露的专项资管产品审批名单中,BT(建设-经营-转移)回购项目赫然在列。而随着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ABS)业务的兴起,部分基础资产质
量良好的BT项目日渐成为证券公司专项资管业务的香饽饽。
BT项目转投专项资管
BT项目已经搭上了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顺风车。根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证券公司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审批”情况,3只此类专项资管产品赫然在列。这也意味着,证券公司将与信托公司在BT项目争夺上展开竞争。
根据上述BT专项资管产品申报进程,海通证券承做的“浦发集团BT回购”今年8月底已获证监会第二次反馈,最先获批的可能性很大;东海证券申报的“如皋港区BT项目回购”和东吴证券申报的“沈阳万赢新城BT”进程稍慢,目前均处于“通知补正”阶段。
上海某券商资产管理部项目经理表示,随着地方融资平台债券融资渠道收紧,未来城投债转战券商ABS的可能将非常明显,而且体量也非常大。“但现在BT项目的信托渠道受阻,券商自然成为这些项目的新通道。”他说。
一家上市券商研究员则表示,证券公司就应该利用专项资管通道做大资产证券化业务。该研究员认为,地方基建BT项目一般都有地方政府财政做支持,建成投入后可预期的现金流都较优良,只要基础资产的质量和大环境不出问题,这些项目很适合成为券商专项资管目标项目。
“不少券商都在储备BT项目,因此十分关注海通证券旗下的"浦发集团BT回购"能否获批。”总部位于上海的某国资券商债券部总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该公司就已储备近10个此类项目,但因不清楚监管部门在此方面的态度,所以尚未大力推进。
而据记者了解,尽管通过专项资管融资的BT项目产品尚未正式面世,但券商认为证监会的受理已代表了一种态度,不少公司已开始类似项目储备,一些地方优质项目甚至受到争抢。
券商有望乘虚而入
这一切,或许都要归因于去年四部委的一纸通知。
去年底,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简称“463号文”),市场一度将其解读为叫停政信合作的信号。该通知明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及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不得以委托单位建设并承担逐年回购(BT)责任等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地方各级政府不得为其他单位或企业融资承诺承担偿债责任,不得为其他单位或企业的回购(BT)协议提供担保,不得从事其他违法违规担保承诺行为。
上述规定令去年火热的基建信托一度遇冷,也影响了今年基建信托的发行量和融资额。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今年以来累计发行基建信托208只,融资总额484.21亿元;去年全年却发行了482只,融资总额高达962.69亿元。
“其实基建信托在慢慢恢复,只是在地方政府财政担保上弱化了很多,融资额也下降了不少。”一位信托经理私下对记者表示。这位经理称,随着券商专项资管的加入,未来基建BT项目的抢夺可能会加剧。
一位券商研究员预测,就信托和专项资管两个通道而言,如果不考虑政策因素,短期内券商肯定拼不过信托。毕竟信托对业务驾轻就熟,收费也比券商低廉。“但现在基建信托被政府叫停,很多信托公司不敢做或只能偷偷地做,此时券商正好可以乘虚而入。”
作者:桂衍民 (来源:《证券时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