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祝贺 发自北京
日前,吉利控股集团设于瑞典哥德堡的吉利-沃尔沃联合技术研发中心(以下简称CEVT)投入试运行。该研发中心的投资方为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将共享这里的研发技术成果。
“欧洲技术中心开发的中级车平台架构和相关部件,将为吉利和沃尔沃下一代产品做技术储备。基于全新中级车模块化架构打造的新一代产品,将在未来3~5年内推出,这些产品可以满足欧洲和美国的相关排放标准,吉利汽车可以借此进入欧洲以及美国市场。”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兼CETV董事长安聪慧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在CEVT的开业典礼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没有出现,按照CEVT目前公布的信息,全新中级车平台将为沃尔沃提供中级车车型模块,同时为吉利提供全新一代的中级车产品。根据不同的品牌,开发定位不同的车型,这一特点正是模块化开发所能实现的优势。目前,大众汽车已将这一产品研发方式运用得炉火纯青。
中级车架构具延展性
在瑞典哥德堡市,从沃尔沃汽车公司总部到CEVT的办公楼仅有8分钟车程。CEVT设在这里,正是要依托哥德堡的汽车研发资源,为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下一代领先的中级车型奠定技术基础。
眼下,从沃尔沃汽车的研发团队“转会”到CEVT的人员正在不断增加。在CEVT中心大楼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看到,每名外籍员工的身边,都有一名来自中国的技术人员紧邻而坐,可以看出中外技术人员合作的紧密。
“利用(研发中心)这个平台,吉利想把欧洲优秀的工程技术开发人员吸引到这里来。今年年底,我们会扩容成一个200人的团队。”安聪慧表示。
按照CETV的组织架构,其董事会成员包括安聪慧、负责吉利财务工作的副总裁李东辉,以及吉利集团顾问Carl-PeterForster等高管人员。
据CEVTCEO兼吉利控股集团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方浩瀚透露,全新中级车架构有着极大的可扩展空间。这些可调整的空间,将满足吉利品牌与沃尔沃品牌对各自产品的不同需求。
“这是一种大矩阵式的研发项目管理体系。怎么样做到高效,吉利正在努力与沃尔沃共同研究。”安聪慧表示,全新中级车的架构平台,既能生产出豪华车,也能生产出中级车和紧凑型车,像是一种“搭积木”的方式,在平台模块上根据不同品牌和目标市场进行组合。
吉利品牌架构对标大众
眼下,吉利汽车正处于重构产品体系的关键时期。吉利拥有包括帝豪、全球鹰及英伦三个子品牌,车型多达数十款。而目前中国及全球市场接受度最好的仍是帝豪车型。因此,如何向帝豪输入更多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成为吉利汽车产品规划的重点。
“模块化的好处是,可以分享技术,又不会影响品牌。”方浩瀚解释道。
“有了全新的中级车平台,未来吉利品牌划分将类似于大众、奥迪及斯柯达。”对于未来吉利产品的规划方向,安聪慧透露,以大众集团为例,旗下奥迪、大众和斯柯达是三个不同档次的品牌,但很多技术模块是通用的。从目前汽车领域来看,模块化架构及相关部件在确保技术水准的前提下,在开发、测试、采购、成本控制等方面都能发挥协同效应和规模化优势。“就像奥迪和大众,品牌各自独立,各有不同的消费人群和市场空间。”
“(全新中级车架构)带来的产品在主流汽车市场上将有非常强的竞争力,给我们很多品牌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孙晓东含蓄地表示。孙晓东正在操刀吉利汽车的产品和品牌体系的新规划制定,而欧洲技术中心的启动无疑为这份全新的规划提供了重要元素。
据吉利汽车相关人士透露,2016年吉利将首先量产由这一中级车架构开发出的品牌车型。
集团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全新的中级车平台有比较大的可变空间,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会有全新的品牌和产品规划。”孙晓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根据计划,CEVT将按照吉利和沃尔沃两个品牌对于市场的不同需求,研究共性,研发全新的中级车模块。在这些模块的基础上,能够打造出5~10款不同的车型,满足吉利和沃尔沃的产品需求。
未来,CEVT将承担吉利汽车更多的产品研发重任。据方浩瀚介绍,按照开发流程,借助CETV所开发的架构和部件,吉利汽车中国研发中心和沃尔沃汽车研发中心将在此基础上,独自开发各自品牌的整车;随后,沃尔沃研发中心将独立负责沃尔沃品牌的车型改款与升级,而CEVT将为吉利品牌的中期改款或升级车型提供技术援助。
“在中级车平台上研发的车型是类似于沃尔沃V40大小的车型,但未来要研发哪款形态的车型,目前还没有确定。可以确定的是,开发产品更类似于奥迪A1、宝马1系和奔驰的A级车这样的车型。”方浩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而吉利在这一平台上研发出的车型,主要瞄准的是福克斯等A级车竞争对手。
“成立研发中心的目的,是为了把吉利控股集团的资源最大化利用。”安聪慧告诉记者,同时,吉利的技术能力将在这一合作中得到大幅提升。
分析认为,联合开发的车型平台,能够为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降低研发成本,但对于李书福来说,持续的投资压力同样不可小视。据悉,每一年吉利向CEVT投资的金额将高达4亿元。而据相关人士透露,“4亿元仅仅是个起步价”,随着产品研发的持续推进,投资额将不断增加。
作者:祝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